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English
期刊简介
MORE >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1月。19583月,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简称上海市社联,《学术月刊》成为上海市社联的机关刊物。上海市社联历任主席为陈望道、夏征农、罗竹风、李储文、秦绍德,现任主席为王战,党组书记为王为松,专职副主席为王为松、任小文,党组成员包括王为松、任小文。“文革”期间,上海市社联停止活动,《学术月刊》停刊。1978年上海市社联重新恢复职能,《学术月刊》也随即于19791月复刊。

《学术月刊》的创办,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著名学者郭沫若题写了刊名。在创刊和复刊的过程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近百位前辈、专家和学者,如沈志远、王亚夫、石啸冲、许杰、刘佛年、吴承禧、吴文祺、尚丁、周谷城、周原冰、曹未风、曹漫之、冯契、刘大杰、沈尹默、束世澂、宋原放、李平心、李亚农、罗竹风、周予同、周抗、金仲华、陈文彬、陈守实、陈虞荪、孟宪承、胡曲园、唐弢、黄逸峰、舒新城、杨宽、漆琪生、蔡北华、王眉征、乔彬、吴泽、汪旭庄、张薰华、徐中玉、章恒忠、傅季重、丁祯彦、马达、王维、方重、马飞海、江岚、朱东润、孙怀仁、沈以行、陈京璇、李佐长、李培南、李俊民、李储文、陆志仁、杭苇、金顺尧、郑心永、胡少鸣、钟望阳、施平、夏禹龙、姚耐、徐仑、徐盼秋、舒文、蒋学模、曾乐山、蓝瑛、蔡尚思等担任过常务编委、编委。历任总编辑为:周原冰、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金福林、姜佑福;现任总编辑为金福林。其中,王亚夫任总编辑达三十年之久,为《学术月刊》的创建、成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创刊以来,《学术月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敢为学术先,宽容百家言”的学术之气、敦厚之风、超拔之度自期自励,“扎根学术、守护思想、深入时代”为办刊方向,注重学术积淀、传承与创新,注重反映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与重大研究成果发稿兼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主干学科。  2003年和2005年,《学术月刊》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第三届“国家优秀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学术月刊》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2年,《学术月刊》被列为国家社科规划办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20132015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报刊”称号;2016年荣获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百强称号。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连续多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学术月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稳定的来源期刊,并入选“C100期刊目录(2018版)”。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列“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第3位(含高校学报)。在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8年版)》中,《学术月刊》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2020年,《学术月刊》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列“人文学科综合刊”第1

2006-2020年,《学术月刊》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重要二次文献传播平台上转载、转摘的文章总量,连续15年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此外,《学术月刊》杂志社于2003年率先发起“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最初与《文汇读书周报》合办,2006年和2011年先后联合《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举办,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界享有良好声誉与较大影响力。

站内搜索
信息公告
MORE >
关注我们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公众微信号

友情链接

会议|第六届传播视野下的中国问题研究论坛成功召开

  • 分享到:

    由《学术月刊》杂志社、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传播视野下的中国研究论坛”于2018年10月19-21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媒介再思: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为主题,集中研讨了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传播、观念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拥有各种学科背景的20余位学者全程参与。

    论坛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黄旦的主题演讲开场,论述了媒介再思应当如何思,媒介史又应当如何书写,黄旦首先梳理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的“媒介”。黄旦认为,研究者应当从对媒介之“用”的关注转向对媒介之“介”的关注,以这种媒介观出发,新报刊史书写的目的应当变为讲述报刊实践的故事、揭示报刊视野下的中国历史与其他不同视野中的中国历史进行对话、探索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和理论构建。

    上海大学孙藜认为,传统的新闻史书写聚焦于内容,依从“现代化”与“阶级斗争”两种秩序,虽然意义重大、成功丰硕,但也在相当的程度上错失了历史景观的复杂与精妙。北京师范大学王颖吉则从“物”说起,选择苏轼的碑刻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分析了苏轼的碑刻实践及碑刻思想,在美学分析之外,也展现了石碑作为一种书写材料对于书写及书写思想的影响,与孙藜对“物”的重视不谋而合。

    华南理工大学蒋建国的研究则恰好遵循孙藜所提出的传统研究路径,借助甲午前后士绅的人机、回忆录及抄报记录等文本内容,用详实确凿的史料勾勒出了甲午前后中国社会报刊的发展情况。区别于过往普遍认为甲午前报刊阅读较少、影响较小的观点,蒋建国认为新式报刊传媒在1880年代之后的十多年间,已通过各种途径从都市社会渗透到城镇社会。

    华东政法大学郭恩强将研究对象选定为党执政期间的禁书,但却另辟蹊径,跳出已有禁书研究的法律和政治研究范式,选择中介化理论作为切入点,将禁书视作链接了作者、读者、印刷商、书商、政府等主体的城市社交网络的中介。由此,书籍成为了一种人类沟通的手段,而书籍流通也构建了一系列的传播体系。

    上海理工大学金庚星的研究则是在传统消费史的研究路径之外,采用了媒介化的视角他认为,正如电报实现了商品“从空间运动到时间运动”的转变、报刊加速了消费观念的新城代谢、邮政网络使得邮售得以可能,媒介作为一种连接与联结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塑造的消费文化。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将注意力集中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租界,试图探究电话作为一种新媒介带来了怎样的新消费文化。

    华中科技大学袁艳的文章旨在说明地理学作为研究空间的一门学科为何在近年开始关注媒介与传播问题,在行文中袁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媒介与地理学从相离、相遇到相融的过程袁艳教授对传播学的跨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并非每一个学科之间都具有清晰的辩解和明确的中心,传播学目前处于内部多元化、多中心化的状态,而跨学科交叉不仅使不同学科间的对话,通过来自其他学科的议题和概念,也可以为原学科内部不同学派之间的对话创造空间。

    深圳大学韩晗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五四”运动展开再论述和再评估,他认为,肇兴于晚清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内涵动力和发展动力。韩晗以史料和推理论述了文化产业如何促进了“五四”运动思想内涵的形成,又如何推动了“五四”运动的酝酿和发展,他认为以报刊出版、电影戏剧、舞台唱片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传播了“五四”运动亟需的新兴文化,推动了新的文体与表现形式的诞生,为现代中国的启蒙思想运动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厦门大学张先清的研究借助对疍民的关注,展现了媒介如何塑造民族与民族边界。张先清通过梳理近代公共话语中对疍民的讨论得出,疍民作为一个无法自我表述的群体,其民族形象完全由近代知识分子创造和呈现,其研究融合了人类学的关怀和传播学的敏锐,是大众媒介人类学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中国社会科学院向芬探究的则媒介将事实塑造为何的研究选取的主体是对两岸而言都意义重大的“二二八事件”,研究横向及纵向地梳理了两岸对于“二二八事件”报道及报道流变,两岸媒介塑造事实差异及流变本质上反映了“双战”格局,应当被嵌入到更大的政治格局中探讨。

    湖南大学季凌霄研究了作为晚清宪政配合物被引入中国的速记,她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梳理了速记在中国的缘起、使用及各方对于速记的看法,研究认为速记作为一种弥合口语与文字的通道,受到了口语与文字各自内在逻辑的拉扯,其研究为探寻口语与文字二者间存在的逻辑与影响差异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吉林大学管书合的研究以小见大,从分析1911年“日人水井撒毒”谣言的产生、流传入手,分析了清末东北社会各层面对于日本的“集体”认知和看法。香港教育大学许国惠同样选择了较小的切入点,由抗战时期中日合拍电影《春江遗恨》的宣传入手,研究了公共文本问题。暨南大学赵建国则由南京国名政府初期的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论起,通过对记者联合会筹备、成立及公用的全面分析,论述了职业联合会在塑造职业共同体层面的作用。天津师范大学李秀云的研究则恰好关注劳资纠纷,她的研究中分析了民国时期报业领域出现的两轮大规模劳资冲突,并列举、评析了当时民营报人、左翼报人及国民党报人对于劳资纠纷不同的处理构想及方式,其研究为补充、完善民国报刊史及报人思想研究提供了有益材料。华东师范大学路鹏程指出记者和报馆老板之间代表着的是对立的新闻专业主义及商业管理专业主义的对立,但记者与老板顾念情谊,彼此体恤却为这两种主义的对话营造出了一个富有伸缩性、包容性且充满人情味的协商空间。

    湖南大学季凌霄研究了作为晚清宪政配合物被引入中国的速记,她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梳理了速记在中国的缘起、使用及各方对于速记的看法,研究认为速记作为一种弥合口语与文字的通道,受到了口语与文字各自内在逻辑的拉扯,其研究为探寻口语与文字二者间存在的逻辑与影响差异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此次论坛,学者们以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研究路径及不同的学术背景,为探索媒介史书写及媒介概念本身提供了不同的助益正如历史本就多元而多层,学者们在不同方向上的努力为还原一个丰满、多层次、合理且现实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以交流为诉求的会议让这些思想得以融会贯通,以媒介为中心的交流则让学者们更加注意到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影响,这对于探索一个审视当下的合理视野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