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1 自治、法治与德治“指数”三维模型
Figure 1.
-
自治 法治 价值取向 民主,自由,追求权力(利)积极表达 平等,追求对权力(利)和自由的消极约束 合法性基础 人民主权,实现民主自由等实质权利 在形式上保障人自由和平等权利 定位 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 保障、实现目标的手段。手段很重要,本身也成为追求的目标 决策过程和形式 公众参与,多数人决策 依据法律共识和精神做出决策 包容度 多元的,允许非理性表达 一元的,不允许太多非制度化的意见和意志 缺失的后果 少数人集权和专制,专制法律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 多数人垄断,滥用权力,暴政,民粹主义 来源:作者自制。 表 1 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中自治与法治的比较
-
德治 法治 前提假设 人性之善 人性之恶 价值取向 权利和义务对等 人权,人人平等 合法性基础 个体性的,以自由为基础 普遍性的,追求对权力和自由的消极约束 是否具有强制力 诛心,弱强制性,德治的实施靠内省 诛行,具有外在强制力 定位 容许缺失,但会影响治理效果 不容缺失 包容度 多元,相对,个性化,差别化,允许非理性表达 一元,非人格化,不允许太多非制度化的意见和意志 形式和主体内容 肯定性的,期望人们做什么 否定性的,限制人们行为 实施成本 较高,监督和执行成本 较低 来源:作者自制。 表 2 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德治与法治的比较
-
自治 法治 德治 内涵 自治 / 自治是法治的基础 自治是德治的基础 法治与德治是一种基层群众共识,这种共识以自治为基础 法治 法治是自治的保障 / 法治是德治的保障 通过法治避免民粹主义、多数人暴政、礼教吃人 德治 德治是自治的补充 德治是法治的补充 / 以德治降低自治和法治成本 定位 常态机制 保障机制 预防和润滑机制 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来源:作者自制。 表 3 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内涵与定位
图共
1 个 表共
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