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共 11个 表共 7
    • 图  1  2020—2021年上海每日新增本土与境外的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统计

      Figure 1. 

    • 图  2  上海、南京、扬州、北京、郑州五地的典型本土疫情统计

      Figure 2. 

    • 图  3  上海的“平衡抗疫”方案:一个理念与三个支柱

      Figure 3. 

    • 图  4  上海与郑州跟医院人员感染相关疫情的单日新增人数对比

      Figure 4. 

    • 图  5  上海与南京跟国际机场相关疫情的单日新增人数对比

      Figure 5. 

    • 图  6  分层管控圈示意图

      Figure 6. 

    • 图  7  上海第三波疫情与西安最新疫情的单日新增人数对比

      Figure 7. 

    • 图  11  2022年奥密克戎时期上海单日新增人数

      Figure 11. 

    • 图  8  第二波到第五波疫情中本土病例的发现方式和人数

      Figure 8. 

    • 图  9  上海、扬州、北京关于首例以被动方式发现的疫情单日新增人数对比

      Figure 9. 

    • 图  10  上海与浙江同时期疫情的单日新增人数对比

      Figure 10. 

    • 本土疫情波次
      (起始至无新增时间)
      首例发现方式溯源结果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密接
      排查
      次密接
      排查
      中风险地点
      第一波
      2020.1.20—3.2
      2020.5.17, 2020.5.20,2020.6.29
      发热自行就诊 跨省输入 342人
      第二波
      2020.11.9—11.23
      发热自行就诊 暴露于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 7人 202人 459人 5个
      第三波
      2021.1.21—2.4
      主动
      监测
      境外病原引起 22人 414人 1367人 5个
      第四波
      2021.8.2
      2021.8.18—8.26
      主动
      监测
      暴露于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 10人 333人 1644人 4个
      第五波
      2021.11.25—12.31
      发热自行就诊 暴露于外省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 11人 534人 1716人 5个
      第二至五波合计 392人 1472人 5117人 19个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卫健委官网,https://wsjkw.sh.gov.cn/index.html.

      表 1  2020—2021年上海本土疫情信息统计

    • 时间点项目数量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含发热门诊的医院127家
      含发热诊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5家
      核酸检测机构156家
      24小时核酸检测机构48家
      资料来源:相关数据信息可参见上海市卫健委官网,https://wsjkw.sh.gov.cn.

      表 2  上海市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基础设施统计

    • 时间市委市政府领导
      专家发言人数会议内容
      2021.9.10
      基层代表座谈会
      市委书记、
      市长等4人
      8人 ·分享各领域抗疫经验
      2021.8.27
      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
      市委书记、
      市长等4人
      8人 ·研判当前形势,做好未来规划
      ·强调科学精神、态度、规律的重要性
      ·强调高风险场所、岗位、人群闭环管理
      ·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结合
      2020.9.23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专家座谈会
      市委书记、
      市长等4人
      9人 ·分析全球疫情形势
      ·讨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策略
      ·强调监测检测能力、全流程闭环机制重要性
      2020.6.11
      抗疫医务代表座谈会
      市委书记、
      市长等5人
      10人 ·分享各领域抗疫经验
      ·做好抗疫先进典型宣传
      2020.5.9
      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
      市委书记、
      市长等3人
      6人 ·分析全球疫情形势
      ·助力科研攻关
      ·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发现更敏锐、追踪更快速、救治更高效、防护更自觉”
      ·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2020.4.3
      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
      市委书记、
      市长等4人
      6人 ·分析全球疫情形势,部署防疫重点工作
      ·强调严防境外输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健全发热门诊和严密监测检测的重要性
      2020.2.18
      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

      市委书记等3人
      8人 · 研判当前形势,讨论防控优化策略
      · 助力专业治理,发挥专家在科学决策、风险防范、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社会引导方面作用
      ·强调科学和精准做好超大城市疫情防控工作
      2020.2.11
      疫情防控专题会

      市长等5人
      7人 ·助力科研攻关
      ·强调大数据精准防控
      2020.2.1
      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
      市长等3人 7人 ·讨论春运工作方案
      ·助力临床研究,强化对疫情传播途径的分析
      ·助力科研攻关
      2020.1.29
      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
      副市长1人 7人 ·研判当前形势
      ·助力专业治理,集中优势专科和专家,实行多学科综合诊疗工作,科学设置应急病房收治流程
      ·强调做好院内感染防控
        资料来源:参见上海市卫健委网站,https://wsjkw.sh.gov.cn/index.html;“一网通办”网站,https://zwdt.sh.gov.cn/govPortals/index.do.

      表 3  上海疫情期间报道过的专家座谈会的次数和内容统计

    • 上海北京江苏浙江
      国外
      入境
      21天健康管理
      14天集中隔离+
      7天社区健康监测
      28天健康管理
      14天集中隔离+
      7天居家\集中隔离+
      7天日常健康监测
      28天健康管理
      14天集中隔离+
      14天居家观察
      28天健康管理
      14天集中隔离+
      7天居家观察+
      7天日常健康监测
      高风险地区 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14日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京 中高风险地区:14+14健康管理
      14天集中隔离+
      14天居家观察
      ·中高风险地区:
      14+7健康管理
      14天集中隔离+
      7天居家健康观察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县(市、区):7+7健康管理
      7 天居家观察+
      7天日常健康监测
      中风险地区 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
        资料来源:数据信息分别来自上海市卫健委官网,https://wsjkw.sh.gov.cn/index.html;北京市卫健委官网,http://wjw.beijing.gov.cn/wjwh/ztzl/xxgzbd/;江苏省卫健委官网,https://www.jiangsu.gov.cn/col/col83409/index.html;浙江省卫健委官网,https://www.zj.gov.cn/col/col1229562192/index.html

      表 4  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关于入境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防控政策

    • 判定标准是否核酸检测是否隔离隔离天数
      确诊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证据之一者: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病毒高度同源;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均为阳性;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 IgG 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隔离医学治疗,出院后继续14天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
      无症状 同时满足: 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CT 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隔离医学治疗,出院后继续14天居家医学观察
      密接 同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14天集中隔离观察
      次密接 同密切接触者在相应时段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14天集中隔离观察,但可根据密接情况调整
      相关
      人员
      同上述人员有一定时空交叉,但不符合密接及次密接判定的其他人员 严重的48小时集中或居家隔离+12天自我健康观测
      资料来源:《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

      表 5  上海市确诊病例等人员的判定标准与管控政策

    • 时间场次内容
      第二波疫情
      共4次
      第86场(2020.11.9) 强化医疗救治能力;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第87场(2020.11.21) 新增病例溯源;普及市民防护知识
      第88场(2020.11.23) 回应新增病例病情;介绍浦东机场货运加强防疫情况
      第89场(2020.12.7) 新增病例溯源;中风险清零;机场货运防控
      第三波疫情
      共10次
      第90场(2021.1.21) 介绍中风险地区封闭管理;介绍主动筛查机制
      第91场(2021.1.22) 新增病例溯源;如何进行社区监测与防控
      第92场(2021.1.23) 对不实信息辟谣,公交地铁加强防控
      第93场(2021.1.24) 介绍流行病学调查机制;介绍冷链检测机制
      第94场(2021.1.25) 个人如何“四多四少”防护,地铁如何加强防控
      第95场(2021.1.26) 大型医院如何优化服务,中风险小区如何保证生活
      第96场(2021.1.27) 回应疫情排查如何进行;介绍医院闭环管理模式
      第97场(2021.1.30) 介绍中风险地区的分级分类管理
      第98场(2021.2.4) 新增病例溯源
      第99场(2021.2.5) 做好春节防控安排
      第四波疫情
      共7次
      第100场(2021.8.3) 回应封闭小区如何保证生活;介绍疫苗的有效性
      第101场(2021.8.4) 新增病例溯源;介绍疫苗的有效性
      第102场(2021.8.18) 介绍松江医院闭环管理机制
      第103场(2021.8.20) 回应浦东排查情况;介绍上海如何早排查、早预警、早处置
      第104场(2021.8.21) 回应机场情况;介绍保障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方式
      第105场(2021.8.25) 介绍密接、次密接判定;介绍15—17岁人群疫苗接种情况
      第106场(2021.8.27) 回应新增病例病情;介绍密接排查的防控措施
      第五波疫情
      共3次
      第107场(2021.11.25) 介绍日常防控和流调队伍运行机制
      第108场(2021.12.3) 新增病例溯源
      第109场(2021.12.8) 新增病例溯源;介绍核酸检测能力、中高风险地区来沪方案
        资料来源:一网通办“新冠疫情防控专栏”,新闻发布会栏目,https://zwdt.sh.gov.cn/govPortals/column/epidemicSituation/index.html.

      表 6  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统计

    • 流程地区
      上海
      2021.1.21-2.4
      境外病原感染
      江苏
      南京2021.7.20-8.1机场感染→
      扬州2021.7.28-8.21跨市输入
      北京
      2020.6.11-7.5
      菜场冷链相关
      河南郑州
      2021.7.31-8.14
      医院感染
      预防 人员:均有流动人员管控政策
      物、环境:均有重点区域消毒方案
      预防漏洞 入境人员管理、酒店消毒漏洞 机场消杀、中风险地区跨区域人员流动管理漏洞 人流聚居区域消毒、个人防护漏洞 入境人员管理、医院闭环管理漏洞
      监测 直接接触者:2日1次核酸检测,在岗集中住宿、闭环管理,离岗7日集中隔离+7日社区健康观察
      其余一线作业者:每周2次核酸检测
      直接接触者:定期核酸检测,在岗集中住宿、闭环管理,离岗7日集中隔离+7日居家健康监测 高风险岗:3日1次核酸监测,在岗封闭管理,离岗封闭管理+健康监测,无封闭管理条件的点对点往返于居住点和工作点,避免乘公共交通 高风险岗:每隔1日1次核酸检测
      其余一线作业者:每周2次核酸检测
      监测漏洞 风险职业者监测存在漏洞可能,但本次疫情均为主动监测发现 机场未落实境内外航班分区闭环管理,风险职业者监测漏洞(1周1次核酸检测),首例发现时疫情已扩散 冷链风险此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首例监测发现时已发生二代传播 风险职业者监测漏洞,首例发现时已发生二代传播
      流调 涉及密接414人,次密接1367人,相关人员84152人 南京:全市常住和流动人员的全员核酸检测
      扬州:多轮次大规模核酸检测
      多轮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每轮次核酸人数超过1200万) 大范围封控区内全员核酸检测
      流调漏洞 高成本,有关键遗漏(扬州首例确诊系从南京的管控区跨市流动进入扬州,两地均未主动发现) 高成本 高成本
      处置 处置时间15天
      感染22人
      南京:处置时间24天,感染236人
      扬州:处置时间30天,感染569人
      处置时间25天
      感染335人
      处置时间15天
      感染139人
      处置漏洞 处置不及时 社区排查困难大,处置耗时久 封控范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江苏、北京、河南的卫健委官方网站新闻栏目以及各地相关的新闻报道收集的信息制作。

      表 7  上海同主要城市的疫情防控比较:执行与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