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湿之为患:明清江南的医疗、环境与日常生活史

皮国立

引用本文: 皮国立. 湿之为患:明清江南的医疗、环境与日常生活史[J].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31-144.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9): 131-144. shu

湿之为患:明清江南的医疗、环境与日常生活史

  • 摘要: “ 湿”作为传统中国医学“六气”内的邪气之一,很早即见诸医学典籍内。《黄帝内经》以下至唐宋时期,至少已谈到湿气将导致外感热病、皮肤病,以及痹、痿、痉、疝、瘲瘛等疾患,更会伤及脾胃。在累积前人的知识以后,明清以来医者与士人对湿气提出了更多的观察,还构成温病学派的一部分知识。而除了继续论述疾病层面外,明清士人也观察到湿气在环境、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型态与造成生活上种种的不便,这除了影响他们对日常养生上的想法,并且根据“防湿”的考量,故在用品与居室的考究上,产生不少相关的内容,包括避免湿气,以免导致物品损坏之考量。到了晚清以后,“湿气”开始受到西方科学话语的影响,特别是先期的瘴气论和后来的细菌论,都将湿气的概念作了部分的转化,成为医者论述疾病的新名词。
    1. [1]

      冯贤亮 . 袁黄与地方社会:晚明江南的士人生活史.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45-157.

    2. [2]

      熊建雪 . 骨骼考古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的复原. 学术月刊, 2022, 54(9): 183-191.

    3. [3]

      庞学铨 . 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 学术月刊, 2021, 53(1): 23-34.

    4. [4]

      陈平冯贤亮 . 从经济史到文化史:传统江南研究的若干问题述评. 学术月刊, 2020, 52(6): 148-161, 178.

    5. [5]

      张振国 . 清代道府请训与日常政务运作——兼论召见书写及其特点. 学术月刊, 2023, 55(5): 202-216.

    6. [6]

      江守义 .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基于文论史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18-127.

    7. [7]

      罗婧 . 社会代偿的失灵:医疗转型中的道义悖论.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25-136.

    8. [8]

      王宇 . 延安文学中的“医疗卫生叙事”.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32-140.

    9. [9]

      陶赋雯 . 历史罪证的“记忆场”:军歌与日本的战争记忆. 学术月刊, 2024, 56(2): 175-186.

    10. [10]

      葛永海 . 地域审美视角与六朝文学之 “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 学术月刊, 2016, 48(03): 90-103.

    11. [11]

      郑莉 . 明清时期海外移民的庙宇网络. 学术月刊, 2016, 48(01): 38-48.

    12. [12]

      郑少华王慧 . 环境法的定位及其法典化. 学术月刊, 2020, 52(8): 129-141.

    13. [13]

      蔡宗齐 . 明清诗学中以意为主的创作论. 学术月刊, 2023, 55(3): 151-161.

    14. [14]

      蔡守秋 . 环境权实践与理论的新发展. 学术月刊, 2018, 50(11): 89-103.

    15. [15]

      王国平 . 产业升级的制度环境:结构·效应·构建. 学术月刊, 2016, 48(07): 60-65.

    16. [16]

      郑振满 . 明清时期的林业经济与山区社会. 学术月刊, 2020, 52(2): 148-158.

    17. [17]

      倪梁康 . 胡塞尔与帕托契卡的生活世界. 学术月刊, 2020, 52(2): 5-19.

    18. [18]

      陈诗一,马倩倩 . 经济增长与环境公平经济增长与环境公平——基于中国开发区政策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7): 31-45.

    19. [19]

      张树平 . 改变生活的政治与改变政治的生活:一种历史政治学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9): 110-120.

    20. [20]

      程相占 . 审美欣赏理论:环境美学的独特美学观及其对于美学原理的推进. 学术月刊, 2021, 53(2): 151-15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28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38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湿之为患:明清江南的医疗、环境与日常生活史

摘要: “ 湿”作为传统中国医学“六气”内的邪气之一,很早即见诸医学典籍内。《黄帝内经》以下至唐宋时期,至少已谈到湿气将导致外感热病、皮肤病,以及痹、痿、痉、疝、瘲瘛等疾患,更会伤及脾胃。在累积前人的知识以后,明清以来医者与士人对湿气提出了更多的观察,还构成温病学派的一部分知识。而除了继续论述疾病层面外,明清士人也观察到湿气在环境、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型态与造成生活上种种的不便,这除了影响他们对日常养生上的想法,并且根据“防湿”的考量,故在用品与居室的考究上,产生不少相关的内容,包括避免湿气,以免导致物品损坏之考量。到了晚清以后,“湿气”开始受到西方科学话语的影响,特别是先期的瘴气论和后来的细菌论,都将湿气的概念作了部分的转化,成为医者论述疾病的新名词。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