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徐英瑾

引用本文: 徐英瑾.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J]. 学术月刊, 2017, 49(09): 25-38.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9): 25-38. shu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 摘要: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恩格斯借由“自然辩证法”所给出的“补足”工作,一直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诟病,以至于像马尔库塞这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还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名词”这样的判断。但从当代分析哲学的视角看,实践哲学面相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不可能不在诸如“个体”“人性”“国家”“交换价值”等议题上给出此种或彼种的本体论承诺,因此,经由这些承诺而为历史唯物主义重塑形而上学话语框架的研究规划,也完全可以在今日分析形而上学的新语境中得到重启。具体而言,由威廉姆斯、坎贝尔等澳大利亚唯物论者提出的“蕴相殊”理论,便可以为重塑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必要的形而上学资源,因为这种同时拒斥了亚里士多德实体论与柏拉图共相论的当代唯名论理论,能够较为顺畅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者何以在政治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能够同时拒斥实体主义与柏拉图主义的种种变种。蕴相殊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联合,最终还将帮助后者化解一部分反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对主义指控”,由此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更容易得到辩护。
    1. [1]

      张一兵张福公孔伟宇吴婷 .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 学术月刊, 2022, 54(6): 5-10.

    2. [2]

      王馨曼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学术月刊, 2024, 56(3): 44-52.

    3. [3]

      王晓升 . 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倾向——阿多诺的审美理论及其启示. 学术月刊, 2024, 56(1): 33-42.

    4. [4]

      高源 . 柏拉图情感哲学的历史生成与理论转型.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6-24.

    5. [5]

      陈建洪赵柯 . 施特劳斯论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3): 30-39.

    6. [6]

      黄少安 . 完整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选择与改革. 学术月刊, 2022, 54(2): 36-47.

    7. [7]

      顾少华 .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57-164.

    8. [8]

      周小亮卢雨婷 . 改善民生的理论逻辑、财富结构与制度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4): 60-72.

    9. [9]

      孟捷,朱宝清 . 从国家分配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2): 25-40.

    10. [10]

      王庆节 .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哲学人类学”吗?. 学术月刊, 2019, 51(8): 5-12.

    11. [11]

      王庆节 . 皮尔士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开端. 学术月刊, 2022, 54(3): 48-57.

    12. [12]

      周宪 .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学术月刊, 2021, 53(7): 161-167.

    13. [13]

      陶磊 . 萨满主义与早期中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69-178.

    14. [14]

      朱佳峰 . 领土权:当代政治哲学论域中的理论图景. 学术月刊, 2018, 50(02): 94-102.

    15. [15]

      顾明栋 . 论中西小说理论的哲学和美学根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27-138.

    16. [16]

      杨帆 . 法之规范性的社会基础:法哲学视阈中的哈贝马斯与福柯之争. 学术月刊, 2022, 54(12): 93-105.

    17. [17]

      姚大志 . 论权利的基础. 学术月刊, 2023, 55(9): 5-13.

    18. [18]

      赵普光 . 民族主义的历史镜像与旧体文学的命运. 学术月刊, 2021, 53(4): 173-180.

    19. [19]

      韩庆祥 . 世界多样与普惠哲学—— 构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9): 5-14.

    20. [20]

      夏国军 . 美国哲学整体论思潮的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分形. 学术月刊, 2021, 53(10): 45-5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2833
  • HTML全文浏览量:  15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摘要: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恩格斯借由“自然辩证法”所给出的“补足”工作,一直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诟病,以至于像马尔库塞这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还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名词”这样的判断。但从当代分析哲学的视角看,实践哲学面相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不可能不在诸如“个体”“人性”“国家”“交换价值”等议题上给出此种或彼种的本体论承诺,因此,经由这些承诺而为历史唯物主义重塑形而上学话语框架的研究规划,也完全可以在今日分析形而上学的新语境中得到重启。具体而言,由威廉姆斯、坎贝尔等澳大利亚唯物论者提出的“蕴相殊”理论,便可以为重塑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必要的形而上学资源,因为这种同时拒斥了亚里士多德实体论与柏拉图共相论的当代唯名论理论,能够较为顺畅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者何以在政治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能够同时拒斥实体主义与柏拉图主义的种种变种。蕴相殊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联合,最终还将帮助后者化解一部分反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对主义指控”,由此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更容易得到辩护。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