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

吕铁 贺俊

引用本文: 吕铁, 贺俊.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J]. 学术月刊, 2017, 49(11): 49-73.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11): 49-73. shu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

  • 摘要: 高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赶超最为成功的部门之一。然而,高强度的政府行政干预、长期的行政垄断和普遍的国有企业产权安排,这些直觉判断似乎是中国高铁制度安排和产业组织的主要特征,却与主流经济学主张的市场、竞争、私有产权等基本命题格格不入。基于对中国高铁部门各类创新主体的广泛实地调研发现,微观主体激励结构的改善、不断强化的市场竞争和创新导向的选择机制,才是自主创新成为中国高铁相关主体理性选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作为高铁装备用户方的铁路总公司出于安全可控和“组织合法性”的理性考虑,不断推进高铁全产业链的技术赶超和国产化;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和技术机会的驱动下,作为供给方的高铁装备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产权本身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在体制内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和调适,不断挤压所有制本身的效率损失,促成了高强度的技术学习活动。
    1. [1]

      郇庆治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样态、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学术月刊, 2021, 53(9): 5-16, 48.

    2. [2]

      张一兵 .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3. [3]

      叶初升任兆柯 . 经济学中的网络分析与网络的经济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19, 51(5): 39-46, 38.

    4. [4]

      任保平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学术月刊, 2019, 51(8): 27-36.

    5. [5]

      陈旭东程霖 .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与新时期中国经济学构建. 学术月刊, 2023, 55(1): 56-68.

    6. [6]

      殷德生 . 中国式经济赶超与结构转型:规律及原创性理论. 学术月刊, 2021, 53(12): 45-59, 73.

    7. [7]

      周嘉昕 . “批判经济学”与“实践哲学”. 学术月刊, 2019, 51(3): 17-25.

    8. [8]

      田国强 .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 学术月刊, 2016, 48(07): 5-19.

    9. [9]

      田国强 .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下). 学术月刊, 2016, 48(08): 5-15.

    10. [10]

      朱富强 . 如何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来实现产业升级——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17, 49(02): 64-79.

    11. [11]

      陆铭 . 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2, 54(3): 58-71, 109.

    12. [12]

      陈明 .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引论. 学术月刊, 2021, 53(9): 72-84.

    13. [13]

      刘守英,熊雪锋 .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4, 56(3): 53-69.

    14. [14]

      孟捷 .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1, 53(2): 65-74.

    15. [15]

      胡志平 .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与政府行为框架. 学术月刊, 2019, 51(6): 53-63.

    16. [16]

      叶德磊 .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2): 85-93.

    17. [17]

      韦森 . 重读凯恩斯:萧条经济学的演化生成与理论挑战. 学术月刊, 2022, 54(3): 72-100.

    18. [18]

      黄纯纯,孙玙凡, 周业安 . 注意力配置与经济决策——关于注意力经济学的评述与讨论. 学术月刊, 2024, 56(2): 94-102.

    19. [19]

      王德峰张敏琪 . 论经济学的非历史性. 学术月刊, 2021, 53(7): 22-35.

    20. [20]

      周业安 . 经济学正在寻求新的微观基础吗. 学术月刊, 2020, 52(12): 30-4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2853
  • HTML全文浏览量:  123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

摘要: 高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赶超最为成功的部门之一。然而,高强度的政府行政干预、长期的行政垄断和普遍的国有企业产权安排,这些直觉判断似乎是中国高铁制度安排和产业组织的主要特征,却与主流经济学主张的市场、竞争、私有产权等基本命题格格不入。基于对中国高铁部门各类创新主体的广泛实地调研发现,微观主体激励结构的改善、不断强化的市场竞争和创新导向的选择机制,才是自主创新成为中国高铁相关主体理性选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作为高铁装备用户方的铁路总公司出于安全可控和“组织合法性”的理性考虑,不断推进高铁全产业链的技术赶超和国产化;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和技术机会的驱动下,作为供给方的高铁装备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产权本身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在体制内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和调适,不断挤压所有制本身的效率损失,促成了高强度的技术学习活动。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