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

范可

引用本文: 范可.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J]. 学术月刊, 2017, 49(07): 99-110.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7): 99-110. shu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

  • 摘要: 挪威人类学家巴特的族群理论对国际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之影响历久不衰。在巴特看来,族群边界(ethnic boundary)是不同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一视角对于理解边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在中国学界之所以为重要课题,乃因其与主权相关。然而,这仅仅是边疆的一个方面。边疆的概念早在主权观念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因此,对边疆的理解无法忽视不同文化或者族群之间互动的因素,边疆因此是为“接触区域”。当今,作为接触区域的边疆,互动的主体已经从不同文化与族群转移到国家之间上来,但是,次国家主体互动依然存在。这类互动良莠混杂,但是可以确定 的是,如果有关国家在所谓边疆关注主权超乎民生,那就必定导致次国家主体互动日益走向消极面。巴特对我们理解边疆的意义就在于,揭示了不同主体之间的边界(boundary)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是因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后果。因此,从巴特的视角来理解边疆,可以让我们领略这个概念所固有的张力,及其在现实中的紧张。
    1. [1]

      周光俊 . 民族国家共同体演进中的族群权利:边界及其治理. 学术月刊, 2020, 52(9): 84-94.

    2. [2]

      包刚升 . 政治危机何以形成:一项基于自由政体学说的理论分析. 学术月刊, 2019, 51(11): 79-94.

    3. [3]

      叶德磊 . 股市何以能促进产业升级—— 基于中国内地股市的理论与描述性分析. 学术月刊, 2016, 48(05): 86-93.

    4. [4]

      孙向晨 . 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 学术月刊, 2024, 56(3): 20-36.

    5. [5]

      李蓉 . 罗兰·巴特与“第三代诗”的语言实践.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30-140.

    6. [6]

      张静 .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对罗兰·巴特“写作”主题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22, 54(9): 171-182.

    7. [7]

      张江 . 不确定关系的确定性——阐释的边界讨论之二.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0-130.

    8. [8]

      童世骏 . 不对称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0, 52(1): 17-20.

    9. [9]

      汪仲启 . 互动与聚合: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与边界. 学术月刊, 2019, 51(3): 82-94.

    10. [10]

      梁永佳 . 族群本体:作为 “原住民” 和 “我们人” 的马来西亚知翁人.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64-175, 199.

    11. [11]

      陈尧陈甜甜 . 制度何以产生治理效能:70年来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 学术月刊, 2020, 52(2): 86-94.

    12. [12]

      郁建兴,周幸钰 . 超越技术赋能:数字化改革中的治理模式重塑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3, 55(11): 73-83.

    13. [13]

      张景平郑航 . “旱”何以成“灾”. 学术月刊, 2019, 51(7): 164-180.

    14. [14]

      刘琪 . 现代性语境下族群认同的消弭与建构 —— 对迪庆藏族自治州两个村落的比较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15. [15]

      侯猛 . 法律的经验研究范式:以规范研究为参照. 学术月刊, 2021, 53(3): 99-105.

    16. [16]

      马洪 . 绿色原则何以入民法典. 学术月刊, 2017, 49(10): 93-102.

    17. [17]

      陈建华 . 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14-124.

    18. [18]

      刘锋杰赵言领 . 是“幻象”还是“真象” —— 以罗钢教授论“隔与不隔”为中心的商榷.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01-110.

    19. [19]

      程丽红 . “言语”文化兴起与清末社会之变—— 以口语传播为中心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59-169.

    20. [20]

      夏怡然,魏东霞,严功翠,陆铭 . 灵活就业中的“学习效应”——以外卖骑手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5): 45-5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2
  • 文章访问数:  29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55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

摘要: 挪威人类学家巴特的族群理论对国际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之影响历久不衰。在巴特看来,族群边界(ethnic boundary)是不同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一视角对于理解边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在中国学界之所以为重要课题,乃因其与主权相关。然而,这仅仅是边疆的一个方面。边疆的概念早在主权观念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因此,对边疆的理解无法忽视不同文化或者族群之间互动的因素,边疆因此是为“接触区域”。当今,作为接触区域的边疆,互动的主体已经从不同文化与族群转移到国家之间上来,但是,次国家主体互动依然存在。这类互动良莠混杂,但是可以确定 的是,如果有关国家在所谓边疆关注主权超乎民生,那就必定导致次国家主体互动日益走向消极面。巴特对我们理解边疆的意义就在于,揭示了不同主体之间的边界(boundary)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是因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后果。因此,从巴特的视角来理解边疆,可以让我们领略这个概念所固有的张力,及其在现实中的紧张。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