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

肖瑛

引用本文: 肖瑛. 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J].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5-16.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9): 15-16. shu

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

  • 摘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的传播革命,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学术期刊如何因应这些变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16年7月5日主办了“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评价”论坛,邀请部分学者和学术期刊主编,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这里刊出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希望推动学术界深入研究中国学术创新和评价机制。
    1. [1]

      李友梅耿敬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2. [2]

      郭台辉 . 历史社会学方法论的分化来源. 学术月刊, 2019, 51(12): 81-94.

    3. [3]

      王德峰张敏琪 . 论经济学的非历史性. 学术月刊, 2021, 53(7): 22-35.

    4. [4]

      沈国明 .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历史回溯和进路. 学术月刊, 2022, 54(9): 96-110.

    5. [5]

      卢文超 .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17-124.

    6. [6]

      范晓光 . 中国社会学人的“本土化”意识与知识生产. 学术月刊, 2024, 56(1): 115-126.

    7. [7]

      刘志阳王陆峰 . 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成逻辑. 学术月刊, 2019, 51(10): 82-91.

    8. [8]

      嵇欣黄晓春许亚敏 .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新启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25-137, 191.

    9. [9]

      吴鹏森 . 新中国刑释人员社会政策的历史演变. 学术月刊, 2016, 48(07): 99-108.

    10. [10]

      王星 . 技能形成、技能形成体制及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展望. 学术月刊, 2021, 53(7): 132-143.

    11. [11]

      闻翔 . 艺术市场研究与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学术月刊, 2023, 55(6): 116-124.

    12. [12]

      谢宇 . 社会学本土化与定量研究的再思考. 学术月刊, 2024, 56(3): 120-128.

    13. [13]

      闻翔 . “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学机制. 学术月刊, 2021, 53(4): 142-151.

    14. [14]

      姚泽麟 . 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伦理:概念源流与中国现实. 学术月刊, 2024, 56(1): 127-140.

    15. [15]

      李友梅 . 新公共性与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 学术月刊, 2024, 56(2): 5-20.

    16. [16]

      戴昕 . 重新发现社会规范:中国网络法的经济社会学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2): 109-123.

    17. [17]

      孙江 .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50-158.

    18. [18]

      谢立中 . 两种“中国社会(学)理论”及其再审视. 学术月刊, 2023, 55(9): 102-112.

    19. [19]

      任锋 . 中国政治传统研究与历史政治学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20, 52(1): 73-83.

    20. [20]

      菅志翔,马戎 .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学术月刊, 2023, 55(8): 123-14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2
  • 文章访问数:  2681
  • HTML全文浏览量:  16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

摘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的传播革命,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学术期刊如何因应这些变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16年7月5日主办了“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评价”论坛,邀请部分学者和学术期刊主编,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这里刊出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希望推动学术界深入研究中国学术创新和评价机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