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孙尚扬

引用本文: 孙尚扬.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J].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57-164.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3): 157-164. shu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 摘要: 在20世纪上半叶相对自由的中国思想市场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和以贺麟为代表的温和的新儒家都将其理想的新文化蓝图开放给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二者皆主张将基督教的精神与教会区分开来,他们所吸收的基督教伦理之德目同多于异,但陈独秀试图将耶稣的信仰与伦理割裂开来,截取耶稣的英雄伦理,而贺麟则坚持基督教的信仰与伦理的合一整全性,试图将基督教的宗教性伦理纳入其新心学之中。陈独秀对基督教伦理资源的开放与吸收,可能是在经过一番破坏工作后,对由颠覆本土传统所造成的伦理亏空所作的补苴罅漏;而贺麟对基督教伦理资源的吸收,则可能是在比较视野中发现了儒家本身的缺欠(如缺乏宗教的超验基础),而对儒家自身所作的补偏救弊。二者的理论工作表明,在相对自由的思想市场中,基督教伦理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有着被取精用弘的前景。
    1. [1]

      褚潇白 . 论作为语言事件的“中国基督教跨文化现象”. 学术月刊, 2018, 50(6): 89-103.

    2. [2]

      谢文郁 . 真理与生存的张力—— 以《约翰福音》和《齐物论》的真理观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1): 67-74.

    3. [3]

      潘知常 . “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美学书写. 学术月刊, 2021, 53(6): 195-204.

    4. [4]

      项静 . 自述与众声:非虚构文学中的素人写作——以范雨素和陈年喜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5): 168-177.

    5. [5]

      高红霞张克令 . 民国银行家的生活样态与人际网络——以浙江兴业银行徐新六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2): 139-154.

    6. [6]

      段世磊 . 20世纪初德国哲学在日本的影响 —— 以和辻哲郎人间学的伦理学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30-36.

    7. [7]

      熊月之 . 新群体、新网络与新话语体系的确立—— 以《格致书院课艺》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40-156.

    8. [8]

      程丽红 . “言语”文化兴起与清末社会之变—— 以口语传播为中心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59-169.

    9. [9]

      冯贤亮 . 清初地方士人的生活空间与场境变换—— 以董含与三冈董氏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43-161.

    10. [10]

      毛宣国 . “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25.

    11. [11]

      李维武 .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26-41.

    12. [12]

      江怡 . 维特根斯坦是实用主义者吗. 学术月刊, 2021, 53(11): 5-15.

    13. [13]

      王寅丽 . 现代共和思想的时间意识:以波考克和阿伦特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1): 36-41.

    14. [14]

      王馨曼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学术月刊, 2024, 56(3): 44-52.

    15. [15]

      张仲民 . 世界语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想象 —— 以刘师培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43-157.

    16. [16]

      王庆节 . 道德感动与儒家的德性示范伦理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8): 32-39.

    17. [17]

      王晴佳,杨力 . 情感史研究的跨学科实践——以日本情感史发展为例的讨论. 学术月刊, 2023, 55(6): 169-179.

    18. [18]

      郭恋东,冯若兮 . 类型小说的全球翻译——以犯罪小说、网络小说和科幻小说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60-168.

    19. [19]

      陆臻 .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生产型消费者”—— 以网络小说“粉丝”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13-119.

    20. [20]

      孙小玲 . 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 学术月刊, 2022, 54(11): 30-37, 8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3094
  • HTML全文浏览量:  24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摘要: 在20世纪上半叶相对自由的中国思想市场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和以贺麟为代表的温和的新儒家都将其理想的新文化蓝图开放给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二者皆主张将基督教的精神与教会区分开来,他们所吸收的基督教伦理之德目同多于异,但陈独秀试图将耶稣的信仰与伦理割裂开来,截取耶稣的英雄伦理,而贺麟则坚持基督教的信仰与伦理的合一整全性,试图将基督教的宗教性伦理纳入其新心学之中。陈独秀对基督教伦理资源的开放与吸收,可能是在经过一番破坏工作后,对由颠覆本土传统所造成的伦理亏空所作的补苴罅漏;而贺麟对基督教伦理资源的吸收,则可能是在比较视野中发现了儒家本身的缺欠(如缺乏宗教的超验基础),而对儒家自身所作的补偏救弊。二者的理论工作表明,在相对自由的思想市场中,基督教伦理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有着被取精用弘的前景。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