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 —— “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

刘耘华

引用本文: 刘耘华. 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 —— “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J].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53-165.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6): 153-165. shu

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 —— “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

  • 摘要: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首先表现在对于“天(宇宙世界)”之本质的认识及其表象系统截然不同。其次,西方基于对宇宙本质的思考进而建构的“原子式自我”,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的表现,相反,正如有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中国建构的是“关系性自我”。再次,从根本上说,西方的“天”与人是彼此独立、相互对立的二元关系,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灵智”掌握“天”的“本质”,从而获得真实的知识;而中国文化始终没有建立基于实体论之真理观和原子论之自我观的天人二元关系,主张万有皆“气”,气化流行,鸢飞鱼跃,将天人联结为息息相通的生命整体。
    1. [1]

      周月峰 . 以“未来”否定“现代”:一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多歧性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0, 52(3): 167-178.

    2. [2]

      连洪泉孙玙凡 . 公共合作视角下的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 学术月刊, 2023, 55(3): 67-81.

    3. [3]

      吴晓明 . 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提反思. 学术月刊, 2022, 54(3): 18-37.

    4. [4]

      钟祥财 . 中西传统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术月刊, 2020, 52(3): 50-53.

    5. [5]

      仲霞 . 中西审美现象学的时空结构差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16.

    6. [6]

      贺雪峰 . 论中国村庄结构的东部与中西部差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11-119.

    7. [7]

      杨一纯,张春泥,孙 妍 . 儒家的文化范式——基于中美跨文化比较视角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4, 56(3): 143-154.

    8. [8]

      徐陶 . 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 “内在超越”与“天人合一”.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66-176.

    9. [9]

      马涛李卫 . 中西方传统经济思想特点的比较. 学术月刊, 2019, 51(2): 57-67.

    10. [10]

      方松华熊务丰 . 中西哲学比较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构建. 学术月刊, 2021, 53(12): 5-12.

    11. [11]

      张春满郭苏建 . 政党中心主义中西比较:21世纪的大分流. 学术月刊, 2023, 55(3): 82-92.

    12. [12]

      李欣然 . 主客之形:一种看待中西对抗的持续视角.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55-163.

    13. [13]

      霍政欣陈锐达 . 文化主权视域下流失文物追索的法理思考. 学术月刊, 2022, 54(1): 112-126.

    14. [14]

      杨蕤,马宏滨 . 中原文化认同视域下辽代卤簿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7): 179-189.

    15. [15]

      叶成城唐世平 .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 学术月刊, 2021, 53(5): 77-86.

    16. [16]

      刘亚秋 . 从口述到文字: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学术月刊, 2023, 55(6): 125-139.

    17. [17]

      杨国强 . 士人政治:科举制度下的权力与文化. 学术月刊, 2021, 53(11): 200-216.

    18. [18]

      顾明栋 . 镜中灯——论中西艺术表征的摹仿再现与抒情表现. 学术月刊, 2023, 55(4): 140-150.

    19. [19]

      成中英 . 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兼论中西诠释思想的异同与交融. 学术月刊, 2023, 55(10): 5-14.

    20. [20]

      秦光永 . 中西交融与华夷互动. 学术月刊, 2021, 53(4): 181-19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7
  • 文章访问数:  2805
  • HTML全文浏览量:  8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 —— “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

摘要: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首先表现在对于“天(宇宙世界)”之本质的认识及其表象系统截然不同。其次,西方基于对宇宙本质的思考进而建构的“原子式自我”,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的表现,相反,正如有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中国建构的是“关系性自我”。再次,从根本上说,西方的“天”与人是彼此独立、相互对立的二元关系,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灵智”掌握“天”的“本质”,从而获得真实的知识;而中国文化始终没有建立基于实体论之真理观和原子论之自我观的天人二元关系,主张万有皆“气”,气化流行,鸢飞鱼跃,将天人联结为息息相通的生命整体。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