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

王锺陵

引用本文: 王锺陵.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J].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16-127.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5): 116-127. shu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

  • 摘要: 因为存在主义“是一个行动的学说”,所以,萨特阐发了一种“介入”文学观。“介入”文学观的要旨有三: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在萨特看来,“什么是写作”,就是“通过揭露而行动”,而“揭露就是变革”。对“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萨特是从作者与读者的辩证关系上加以解说的。萨特的论述,有着现象学美学的明显成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他的自由理论运用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中。对第三个问题“为谁写作?”萨特通过回顾文学史,明白了作品有其时效性,作家有其主要的、特定的读者群,作家及其创作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的历史状态中。这样他虽仍然坚持文学是对于自由的召唤,但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却是大大地增强了。他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了“处境小说”与“处境戏剧”的概念。这可以说是他对于介入文学的具体设计。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其主要的缺点在于:一是不正确地将诗排斥在外,二是它的目的是狭隘的,作出揭露引起变革,只能是文学的一个目的。萨特在其思想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中,亦即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形成并通过他的哲学及文学作品发生很大影响的阶段,共创作了六个剧本。综观萨特这六个剧本,可以用三个词对其加以概括:观念化、处境剧、介入文学。观念化,又决定了其剧作的人物必然具有或浓或淡的抽象性。
    1. [1]

      张庆熊 . 萨特的意向性学说和对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描述.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8-39.

    2. [2]

      朱志荣 . 论《周易》的意象观. 学术月刊, 2019, 51(2): 124-1.

    3. [3]

      南帆 . 文学批评: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36-145.

    4. [4]

      纪建勋 .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学术月刊, 2024, 56(1): 164-175.

    5. [5]

      孙小玲 . 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 学术月刊, 2022, 54(11): 30-37, 83.

    6. [6]

      姚大志 . 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分析与重构. 学术月刊, 2020, 52(3): 26-33.

    7. [7]

      纪建勋 .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四十年学科方法论整体观.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40-149.

    8. [8]

      王晓升 . 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内在批判. 学术月刊, 2017, 49(07): 25-34.

    9. [9]

      王庆节 .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哲学人类学”吗?. 学术月刊, 2019, 51(8): 5-12.

    10. [10]

      张永清 .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学术月刊, 2022, 54(3): 172-182, 224.

    11. [11]

      吴翔宇 . 知识观重构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学逻辑. 学术月刊, 2023, 55(8): 166-176.

    12. [12]

      杨乃乔 .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学术月刊, 2023, 55(3): 162-176.

    13. [13]

      程相占 . 审美欣赏理论:环境美学的独特美学观及其对于美学原理的推进. 学术月刊, 2021, 53(2): 151-159.

    14. [14]

      刘东玲 . “新人”的诞生:论延安文学范式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44-155.

    15. [15]

      王晓朝 . 论古希腊罗马善恶观的生成与理论建构. 学术月刊, 2020, 52(11): 5-12.

    16. [16]

      赖大仁 . 当代文艺学研究:在本质论与存在论之间. 学术月刊, 2018, 50(6): 104-112.

    17. [17]

      李向平 . “信仰私享”与“平等社会”——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方式及其价值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65-179.

    18. [18]

      周靖 . 论“维特根斯坦式的实用主义”. 学术月刊, 2022, 54(12): 24-33.

    19. [19]

      徐竹 . 论自我知识的构成主义观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1): 30-38.

    20. [20]

      赵普光 . 民族主义的历史镜像与旧体文学的命运. 学术月刊, 2021, 53(4): 173-18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2757
  • HTML全文浏览量:  15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

摘要: 因为存在主义“是一个行动的学说”,所以,萨特阐发了一种“介入”文学观。“介入”文学观的要旨有三: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在萨特看来,“什么是写作”,就是“通过揭露而行动”,而“揭露就是变革”。对“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萨特是从作者与读者的辩证关系上加以解说的。萨特的论述,有着现象学美学的明显成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他的自由理论运用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中。对第三个问题“为谁写作?”萨特通过回顾文学史,明白了作品有其时效性,作家有其主要的、特定的读者群,作家及其创作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的历史状态中。这样他虽仍然坚持文学是对于自由的召唤,但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却是大大地增强了。他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了“处境小说”与“处境戏剧”的概念。这可以说是他对于介入文学的具体设计。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其主要的缺点在于:一是不正确地将诗排斥在外,二是它的目的是狭隘的,作出揭露引起变革,只能是文学的一个目的。萨特在其思想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中,亦即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形成并通过他的哲学及文学作品发生很大影响的阶段,共创作了六个剧本。综观萨特这六个剧本,可以用三个词对其加以概括:观念化、处境剧、介入文学。观念化,又决定了其剧作的人物必然具有或浓或淡的抽象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