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赖岳山

引用本文: 赖岳山.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J].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61-147.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11): 161-147. shu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 摘要: 从1938 至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筹设、主导了“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该奖所建立的“客观学术”评审机制,堪称典范。但是,其运作过程还存在诸多争议和矛盾。矛盾的正面价值在于,它们反映了“广义民族主义”情绪的决定性力量以及“广义政治”的考量。从事实和逻辑来说,民族主义作为充分条件推动着奖项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奖项中“著作类”所出现的批评意见、特殊案例、分类异常等,仍旧是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这个必要条件。如果将民族主义视为泛政治领域的一个要素,那么,该学术奖的实践表明,至少在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客观学术的实践,仍需部分地奠基在泛政治的基础之上。民族主义与客观学术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可以用“体用结构”来描述。
    1. [1]

      刘森林 . 何为尼采“虚无主义”的隐微义. 学术月刊, 2020, 52(1): 30-39.

    2. [2]

      胡友峰 . 自然审美:主观的与客观的. 学术月刊, 2021, 53(6): 183-194.

    3. [3]

      包刚升 . 范式的转型:政治科学研究与学术期刊的使命.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19.

    4. [4]

      王刚 . “严熊书札”的节钞与刊布问题发微. 学术月刊, 2022, 54(5): 206-216.

    5. [5]

      颜海平 . 互为的转写:生成的现代性.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46-159.

    6. [6]

      肖清和 . 索隐天学:马若瑟的索隐神学体系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56-178.

    7. [7]

      ● 王宏图○ 战玉冰 . 学术与创作间的缠绕.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79-184.

    8. [8]

      高瑞泉 . 隐显之间:心学历程中的“自由意志”. 学术月刊, 2022, 54(11): 5-16.

    9. [9]

      杨乃乔姜哲 . 性情的学术诉求与多元的学术观念—— 杨乃乔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9-184.

    10. [10]

      张立文 . 体用一源论. 学术月刊, 2020, 52(4): 5-22, 34.

    11. [11]

      高瑞泉 . 学术创新与论辩合理性的扩充. 学术月刊, 2016, 48(09): 5-7.

    12. [12]

      陈平原 . 声音的政治与美学. 学术月刊, 2022, 54(1): 146-166.

    13. [13]

      张勇安苏洋 . “国际卫生组织:历史上的人、政治和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48-152.

    14. [14]

      王炳权 . 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2, 54(12): 71-80.

    15. [15]

      叶德磊 .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2): 85-93.

    16. [16]

      许纪霖 . 互联网时代的两个学术场域与创新评价机制. 学术月刊, 2016, 48(09): 8-10.

    17. [17]

      朱红王振忠 . “末代秀才”詹鸣铎与《振先杂稿》的学术价值.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68-178.

    18. [18]

      任勇 .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问题驱动、理论来源与学术建构. 学术月刊, 2019, 51(3): 70-81.

    19. [19]

      张树平 . 改变生活的政治与改变政治的生活:一种历史政治学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9): 110-120.

    20. [20]

      王鸷嘉 . 学术史中的话语演变与谱系构建—— 清代公羊学史与庄存与.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39-15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2735
  • HTML全文浏览量:  128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摘要: 从1938 至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筹设、主导了“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该奖所建立的“客观学术”评审机制,堪称典范。但是,其运作过程还存在诸多争议和矛盾。矛盾的正面价值在于,它们反映了“广义民族主义”情绪的决定性力量以及“广义政治”的考量。从事实和逻辑来说,民族主义作为充分条件推动着奖项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奖项中“著作类”所出现的批评意见、特殊案例、分类异常等,仍旧是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这个必要条件。如果将民族主义视为泛政治领域的一个要素,那么,该学术奖的实践表明,至少在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客观学术的实践,仍需部分地奠基在泛政治的基础之上。民族主义与客观学术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可以用“体用结构”来描述。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