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辨正—— 评贺雪峰、文贯中、张曙光的相关论著

简新华 曾卫

引用本文: 简新华, 曾卫.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辨正—— 评贺雪峰、文贯中、张曙光的相关论著[J]. 学术月刊, 2016, 48(11): 57-69.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11): 57-69. shu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辨正—— 评贺雪峰、文贯中、张曙光的相关论著

  • 摘要: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及其道路的是非功过的看法,一直存在重大分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贺雪峰认为,中国城市化比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成功,中国“城市像欧洲”,无发展中国家都有的大规模贫民窟,而成功在于稳健的城市化道路具有极大优越性;(2)张曙光基本不同意贺雪峰的观点,指出其论述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有的不符合实际,认为中国城市化及其道路存在种种突出问题;(3)文贯中的看法几乎与贺雪峰完全相反,认为中国搞的是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城市化,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造成“化地不化人”的“伪城市化”,导致真正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使得城市化蜕变为城市的自我现代化、城乡收入差的恶化。本文认为,这三位学者的看法都有正确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或者某些方面指出了中国城市化及其道路的是非功过,但都不全面、都不完全符合实际,甚至存在重大偏差,需要予以澄清,求得正确认识。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包括农民在内的城乡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分享了城市化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和缺陷。成就获得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的调整、市场作用的发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限制的冲破、现行农地制度的作用、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供给;问题和缺陷产生的原因则主要是与城市化紧密相关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和包括征用制度在内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还没有完成,城市化道路有偏差,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特别艰巨、所需的资金数量庞大、短期难以筹集。根本出路是全面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合理有效地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的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
    1. [1]

      杨俊锋 . “人地钱”挂钩之后—— 中国城市化的体制性障碍与出路. 学术月刊, 2017, 49(01): 66-75.

    2. [2]

      周文 . 西方国家城市权利状况及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学术月刊, 2021, 53(8): 59-66.

    3. [3]

      汪伟刘玉飞史青 . 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学术月刊, 2022, 54(1): 68-82.

    4. [4]

      王定安 . 中国礼仪之争中的儒家宗教性问题.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74-184.

    5. [5]

      黄昌勇解学芳 . 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02-115.

    6. [6]

      陈建华 . 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正义问题的资本逻辑. 学术月刊, 2018, 50(7): 60-69.

    7. [7]

      陈水生 .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生产的三重逻辑及其平衡. 学术月刊, 2018, 50(5): 101-110.

    8. [8]

      王玮陈亚军 . 评麦克道威尔与布兰顿的“经验”之争. 学术月刊, 2018, 50(11): 28-37.

    9. [9]

      徐赣丽 .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17-126.

    10. [10]

      陈毅 . 中国新内生性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及困境突围. 学术月刊, 2022, 54(10): 79-91.

    11. [11]

      李骏张陈陈 . 中国城市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基于不同数据和测量的交叉验证. 学术月刊, 2021, 53(2): 139-150.

    12. [12]

      周建波 . 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学术月刊, 2020, 52(3): 58-62.

    13. [13]

      肖伟胜 . 新中国七十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21-131, 171.

    14. [14]

      赵燕菁邱爽宋涛 . 城市化转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学术月刊, 2019, 51(6): 32-44.

    15. [15]

      郑作彧 .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 学术月刊, 2021, 53(5): 120-133.

    16. [16]

      马华灵 . 古今之争中的洞穴隐喻:1930年代施特劳斯的思想转型. 学术月刊, 2016, 48(02): 34-45.

    17. [17]

      张传勇蔡琪梦 . 中国城市职业多样性:事实、演进与政策含义. 学术月刊, 2021, 53(8): 45-58.

    18. [18]

      陆铭 . 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2, 54(3): 58-71, 109.

    19. [19]

      李怡 . 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权力化语言. 学术月刊, 2020, 52(7): 126-134.

    20. [20]

      任保平 .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学术月刊, 2023, 55(1): 48-5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
  • 文章访问数:  2819
  • HTML全文浏览量:  11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辨正—— 评贺雪峰、文贯中、张曙光的相关论著

摘要: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及其道路的是非功过的看法,一直存在重大分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贺雪峰认为,中国城市化比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成功,中国“城市像欧洲”,无发展中国家都有的大规模贫民窟,而成功在于稳健的城市化道路具有极大优越性;(2)张曙光基本不同意贺雪峰的观点,指出其论述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有的不符合实际,认为中国城市化及其道路存在种种突出问题;(3)文贯中的看法几乎与贺雪峰完全相反,认为中国搞的是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城市化,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造成“化地不化人”的“伪城市化”,导致真正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使得城市化蜕变为城市的自我现代化、城乡收入差的恶化。本文认为,这三位学者的看法都有正确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或者某些方面指出了中国城市化及其道路的是非功过,但都不全面、都不完全符合实际,甚至存在重大偏差,需要予以澄清,求得正确认识。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包括农民在内的城乡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分享了城市化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和缺陷。成就获得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的调整、市场作用的发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限制的冲破、现行农地制度的作用、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供给;问题和缺陷产生的原因则主要是与城市化紧密相关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和包括征用制度在内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还没有完成,城市化道路有偏差,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特别艰巨、所需的资金数量庞大、短期难以筹集。根本出路是全面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合理有效地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的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