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

马艳 王宝珠

引用本文: 马艳, 王宝珠.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J]. 学术月刊, 2017, 49(09): 58-69.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9): 58-69. shu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

  •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将新能源界定为一种“新能源力”,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新能源力系统理论框架。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能源力是一个由替代力、技术力、新生产力和消费力四大分力所构成的系统合力。其中,替代力是出发点,技术力是核心,新生产力是基础,消费力是最终的实现。由于新能源力系统仅靠自身难以可持续运行,必须借助政府助力。政府力则为新能源力系统的外力。政府外力是新能源力系统保持连贯性、接替性并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就中国现实判断而言,中国新能源力系统还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表现为替代力缺乏主动性、技术力缺乏核心性、新生产力缺乏高端性、消费力缺乏内销性、政府外力缺乏协调性。为此,遵循政府“外力内化”的扶持目标,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设计思路。
    1. [1]

      陈周旺 . 全方位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体系与制度选择. 学术月刊, 2020, 52(2): 68-75.

    2. [2]

      黄晓星 . 制度联结: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多重实践与逻辑. 学术月刊, 2022, 54(4): 131-143.

    3. [3]

      马艳王琳杨培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学术月刊, 2018, 50(10): 58-68.

    4. [4]

      张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有序扩张的内在逻辑与形成机制. 学术月刊, 2022, 54(10): 33-42.

    5. [5]

      刘伟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说体系和理论逻辑. 学术月刊, 2021, 53(5): 5-16.

    6. [6]

      孟捷 .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1, 53(2): 65-74.

    7. [7]

      孟捷,朱宝清 . 从国家分配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2): 25-40.

    8. [8]

      权衡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论纲. 学术月刊, 2021, 53(2): 5-12.

    9. [9]

      汪仕凯 . 有机统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内核. 学术月刊, 2020, 52(2): 76-85, 94.

    10. [10]

      董云虎 .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学术月刊, 2016, 48(04): 5-10.

    11. [11]

      叶德磊 . 股市何以能促进产业升级—— 基于中国内地股市的理论与描述性分析. 学术月刊, 2016, 48(05): 86-93.

    12. [12]

      郁建兴黄亮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17, 49(02): 96-105.

    13. [13]

      韩水法 . 汉语−思想秩序与上古神灵系统. 学术月刊, 2023, 55(4): 45-71.

    14. [14]

      朱人求 . 话语分析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学术月刊, 2016, 48(09): 38-48.

    15. [15]

      夏杰长肖宇李诗林 .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月刊, 2019, 51(2): 34-43.

    16. [16]

      江静张冰瑶 . 解构与转型:中国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学术月刊, 2022, 54(12): 59-70.

    17. [17]

      程艳 . 流通产业市场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学术月刊, 2019, 51(7): 56-65.

    18. [18]

      张志刚张洪彬 . 重建中国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张志刚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80-184.

    19. [19]

      殷德生吴虹仪王奕鋆 . 中国市场化改革路径与转型经济理论创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74-82.

    20. [20]

      魏磊杰 .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 学术月刊, 2022, 54(6): 109-12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2892
  • HTML全文浏览量:  19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能源力系统理论与中国特色分析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将新能源界定为一种“新能源力”,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新能源力系统理论框架。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能源力是一个由替代力、技术力、新生产力和消费力四大分力所构成的系统合力。其中,替代力是出发点,技术力是核心,新生产力是基础,消费力是最终的实现。由于新能源力系统仅靠自身难以可持续运行,必须借助政府助力。政府力则为新能源力系统的外力。政府外力是新能源力系统保持连贯性、接替性并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就中国现实判断而言,中国新能源力系统还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表现为替代力缺乏主动性、技术力缺乏核心性、新生产力缺乏高端性、消费力缺乏内销性、政府外力缺乏协调性。为此,遵循政府“外力内化”的扶持目标,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设计思路。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