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张 泉

引用本文: 张 泉.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J]. 学术月刊, 2018, 50(04): 98-107. shu
Citation:  . The “United Front” in Literatur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China after 1949—— On the Literary Works of Mei Niang, Zhou Zuoren and Eileen Chang in Yi Bao Field in the 1950s[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04): 98-107. shu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The “United Front” in Literatur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China after 1949—— On the Literary Works of Mei Niang, Zhou Zuoren and Eileen Chang in Yi Bao Field in the 1950s

  • 摘要: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易代前夕,中共高层刘少奇、周恩来以及胡乔木、夏衍等文化界领导人先后指示,北京、上海保留几家内容日常、形式通俗的民间报纸,继续为其在旧社会的特定读者群服务,甚至可以囊括小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分子,以及中小工商业者、店员、里弄居民和家庭妇女等较为落后的分子。其预期目的是引导这批人在新社会的进步。由于北京、上海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在新中国的区域定位不同,这一传媒布局仅在上海实现。小报《大报》《亦报》,加上香港《大 公报》、上海《新民报·晚刊》,构成了1950 年代特有的《亦报》场域。《亦报》场域存续八年,为初创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新中国文学话语的转变过程,提供了另一类别的生产方式和文学文本。将其纳入当代文学史,或可有助于重现“十七年”文学的复调走向,呈现尚未被学界充分认识的“十七年”文学前半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1]

      吴秀明 . 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25-132.

    2. [2]

      冯贤亮 . 清初地方士人的生活空间与场境变换—— 以董含与三冈董氏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43-161.

    3. [3]

      郭恋东 . 论中国文坛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接受与反思.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17-124.

    4. [4]

      王海晗,文贵良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91-198.

    5. [5]

      郭惠芬 .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21-132, 141.

    6. [6]

      项静 . 自述与众声:非虚构文学中的素人写作——以范雨素和陈年喜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5): 168-177.

    7. [7]

      贺桂梅 . 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与世界视野论纲.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41-152.

    8. [8]

      毛宣国 . “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25.

    9. [9]

      熊竞 . 政区三要素框架下的中国当代市制: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 学术月刊, 2020, 52(7): 81-92.

    10. [10]

      赵帅 .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73-190.

    11. [11]

      陈引驰陈思和黄维樑郜元宝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笔 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31-139.

    12. [12]

      徐勇 .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编纂体系建设:历史回顾与现实重构. 学术月刊, 2020, 52(4): 142-153.

    13. [13]

      赵卫东 . 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学转向”是个伪命题. 学术月刊, 2017, 49(10): 5-8.

    14. [14]

      斯炎伟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理论思维问题.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8-22.

    15. [15]

      吴秀明 .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 学术月刊, 2021, 53(1): 161-171.

    16. [16]

      林忠军 . 中国当代易学的反思与重建. 学术月刊, 2023, 55(1): 31-38.

    17. [17]

      于树军 . 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 ——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25-133.

    18. [18]

      陈建华 . 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14-124.

    19. [19]

      汤哲声 . 何谓通俗:“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概念的解构与辨析. 学术月刊, 2018, 50(9): 131-139.

    20. [20]

      杨国荣 .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冯契与走向当代的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2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3
  • 文章访问数:  3162
  • HTML全文浏览量:  27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摘要: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易代前夕,中共高层刘少奇、周恩来以及胡乔木、夏衍等文化界领导人先后指示,北京、上海保留几家内容日常、形式通俗的民间报纸,继续为其在旧社会的特定读者群服务,甚至可以囊括小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分子,以及中小工商业者、店员、里弄居民和家庭妇女等较为落后的分子。其预期目的是引导这批人在新社会的进步。由于北京、上海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在新中国的区域定位不同,这一传媒布局仅在上海实现。小报《大报》《亦报》,加上香港《大 公报》、上海《新民报·晚刊》,构成了1950 年代特有的《亦报》场域。《亦报》场域存续八年,为初创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新中国文学话语的转变过程,提供了另一类别的生产方式和文学文本。将其纳入当代文学史,或可有助于重现“十七年”文学的复调走向,呈现尚未被学界充分认识的“十七年”文学前半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