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同时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新时代反映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表现在:由低收入阶段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受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摆脱贫困转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必须扬弃过去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比经济增长质量范围宽、要求高的质量状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导向表现在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实现公平性发展、生态文明、人的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取向体现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实现遵循规律的科学发展,转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结构,走文明发展道路。
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开始进入加速推进阶段,高质量发展应有新的发展逻辑:(1)在思想逻辑上,要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断解放思想中推进高质量的转型发展。(2)在生产力逻辑方面,要发挥质量型生产力的作用,提高生产力的整体效能和协作质量。(3)在动力逻辑方面,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提升机制,通过创新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4)在增长逻辑方面,重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体系,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的条件体系、过程体系、结果体系和支持体系。(5)在制度逻辑方面,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加大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6)在市场逻辑方面,推动高质量大市场的创造和开发,推进国内大市场的创造和开发以及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变革中出现的新范畴,都是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中的重大理论创新范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之间具有双向互动关系,这种双向互动关系是一种改进的“技术—经济范式”,由“技术—经济范式”扩展为“科技—产业—生产力”范式,这一新范式的形成意味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新型工业化的逐步推进。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通过双向互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技术基础、物质基础和动力支撑。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在条件上通过科技创新,在过程上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结果上通过形成绿色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双向互动。
多重转型发展是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多重转型发展逻辑下,借助转型来更新发展理念、转换经济发展战略、重塑经济发展动力、创新经济发展路径,不断谋求新发展的过程。新中国70年来,中国大规模多层次的转型发展有八个维度:从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从单一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人与自然的冲突向和谐共生的转型、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型、从数量追赶战略向质量追赶战略的转型、从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的转型。在多重转型发展的逻辑下,不仅实践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理论上形成了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经济发展路径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动力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结构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财富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目标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创新、经济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面对的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以后,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涉及到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评价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结构升级、动力转换和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等六个方面的论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版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在评价体系上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的转变。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两方面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并促进动力转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上,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