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数年间,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刘师培、鲁迅、周作人、黄人、徐念慈等人在文学的情感与审美功能、个人尊严、汉语本位与民族文化主体等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语言、文学与文化实践来回望这一“源起”,如何对待文学研究中文言的合法性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改变思维定势、祛除白话的迷思而以白话与文言辩证运动的观点来看待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深入探究作家作品的语言问题,开拓被遮蔽的点和面,使文学史叙事更具科学性与历史性、整体感与动态感,更全面把握多元共生的复杂面貌;有助于激活传统的源头活水,使中国文学与文化得以更健康发展。
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资本逻辑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转型和变化。20世纪70年代,资本已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转移,空间超越时间成为经济生产的主导因素。经济金融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巩固了空间在资本追逐利润过程中的地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是已经进入空间资本化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资本化、90年代中后期资本空间化和2000年以来的空间资本化,推动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资本逻辑之下的城市空间生产会消解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侵蚀社会平等性和城市空间多样性,产生空间正义问题。因此,应当促进对外经济开放有序化,提高国内外经济之间均衡性,以制度节制资本,建构空间正义的制度体系。
在鲁迅小说中《肥皂》引起的争议是最多的。近年来学者从女性本位、心理分析、话语结构或多重象征意蕴等角度重读这篇小说,释放出多元读解的可能。本文从商品的视角解读《肥皂》,指出整篇小说描写一块洋肥皂在一个旧式家庭中所掀起的“茶壶里的风暴”,表明四铭作为旧阶级成员,一面大讲仁义道德反对新事物,一面不自觉被肥皂和小家庭所蕴含的社会“进化”过程所形塑,意味着作者对都市经济秩序、个人物欲赋予某种理性且不乏包容的思考。这样的主题标志着鲁迅小说创作的某种转折,他从“国民性”整体批判转向对城市生活与家庭结构的观察,而在写实的独特风格的追求中运用理性之光剖析人性及其阶级属性的复杂形态,借此达到对于现实中国更为准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