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生产绩效研究

刘愿 卢沛

引用本文: 刘愿, 卢沛.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生产绩效研究[J]. 学术月刊, 2019, 51(3): 56-69. shu
Citation:  Yuan LIU, Pei LU. Study on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New China[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3): 56-69. shu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生产绩效研究

    作者简介: 刘愿,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澳门大学访问学者(广东广州 510006) ;卢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 361005) ;
  • 中图分类号: F32

Study on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New China

  • Available Online: 2019-03-01

    CLC number: F32

  • 摘要: 关于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生产绩效问题,学界仍存分歧。从理论分析可得出,合作化产生规模收益和监督成本,其净效益取决于两者之差;自由退出权可降低监督成本提高净收益。以不同合作组织的参与率来衡量合作化程度,通过运用1950−195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互助组与单干户的生产率没有显著差别,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的生产率则低于单干户,合作社绩效与其规模呈倒U型关系、与劳动报酬份额呈反比。合作化运动越激进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越低。其中,新解放区的合作组织效率比老解放区低,中农富农转社员比例高的地区合作组织的效率较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合作组织的效率,对当前中国农业是走小农经济还是规模化经营的争论有借鉴意义。
  • 图 1  新中国农业生产与要素投入(1952—1956年)

    图 2  新中国合作化进程(1950—1956年)

    图 3  新老解放区合作化程度比较

    图 4  合作组织生产效率分析

    表 1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变量 观测数 均值 标准误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数据来源
    农业生产总值 133 3.05 0.99 0.59 4.42 亿元 a
    农业人口 133 6.73 1.35 3.60 8.65 万人 a
    互助组参与率 133 0.33 0.25 0 0.86 100 b
    初级合作社参与率 133 0.07 0.13 0 0.66 100% b
    高级合作社参与率 133 0.11 0.29 0 0.99 100% b
    农作物播种面积 133 8.09 1.02 5.85 9.59 千公顷 c
    大牲畜 133 5.19 0.98 2.67 6.67 万头 c
    人均耕地面积 133 3.09 1.999 0.08 8.74 亩/人 d
    解放时间 133 15.88 5.99 1 25 e
    中农富农转社员比例 101 0.07 0.09 0 0.33 100% f
    初级社每社户数 133 33.08 12.78 22.1 79.4 户/社 g
    初级社劳动报酬占比 133 0.47 0.04 0.40 0.56 1 g
    高级社每社户数 121 278.6 111.77 78 458 户/社 g
    高级社劳动报酬占比 121 0.62 0.05 0.52 0.74 1 g
      数据来源:a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b《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1992):《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1355−1381页;c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d农业部计划局:《农业经济资料手册(内部资料)》,1959年;e李新、陈铁健,《1947−1949最后的决战》,《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1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f国家统计局:《1954年全国农家收支调查资料》,1956年,第2−6页;g国家统计局:《1956年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调查资料》,1957年。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合作化运动与农业生产(因变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生产总值对数)

    自变量 (1) (2) (3) (4)
    互助组参与率 1.092*** 0.377*** 0.107* −0.048
    (0.401) (0.120) (0.056) (0.061)
    初级合作社参与率 0.862 0.404** 0.139** −0.267**
    (0.670) (0.179) (0.067) (0.135)
    高级合作社参与率 0.466 0.164* 0.085** −0.311**
    (0.345) (0.095) (0.042) (0.147)
    农业人口对数 0.071* 0.184** 0.126
    (0.038) (0.083) (0.077)
    大牲畜对数 0.138*** 0.491*** 0.329***
    (0.039) (0.093) (0.095)
    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数 0.803*** 0.487*** 0.152
    (0.044) (0.110) (0.126)
    人均耕地面积 −0.083*** −0.038 0.047
    (0.017) (0.034) (0.038)
    常数项 2.578*** −4.546*** −4.242*** −1.413
    (0.187) (0.213) (0.759) (0.943)
    省份固定效应 N N Y Y
    年份固定效应 N N N Y
    观测数 133 133 133 133
    省份数 22 22 22 22
    注:******分别表示10%、5%、1%的统计显著性水平,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差,以下各表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合作社规模与分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变量 1952−1956年(初级社) 1954−1956年(高级社)
    (1) (2) (3) (4) (5) (6)
    合作社每社户数 1.934* 0.189 0.004*** 0.004***
    (1.037) (0.234) (0.001) (0.001)
    合作社每社户数平方 −0.018* −0.002 −0.000*** −0.000***
    (0.010) (0.002) (0.000) (0.000)
    合作社劳动报酬占比 −0.511 −0.139** −0.011 −0.010*
    (0.366) (0.064) (0.008) (0.005)
    互助组参与率 −0.040 −0.040 −0.040 0.566* 0.980** 0.660**
    (0.078) (0.078) (0.078) (0.302) (0.412) (0.297)
    初级社参与率 −0.193 −0.193 −0.193 0.105 −0.131 0.186
    (0.148) (0.148) (0.148) (0.454) (0.611) (0.441)
    高级社参与率 −0.202 −0.202 −0.202 −0.101 −0.665 −0.063
    (0.166) (0.166) (0.166) (0.438) (0.584) (0.424)
    其他控制变量 Y Y Y Y Y Y
    双向固定效应 Y Y Y Y Y Y
    观测数 102 102 102 54 54 54
    省份数 22 22 22 18 18 18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不同地区合作组织效率的比较(因变量:农业生产总值对数)

    自变量 全样本 老解放区 新解放区 全样本
    (1) (2) (3) (4) (5) (6)
    互助组参与率 −0.048 0.078 −0.257*** −0.103 −0.088 −0.128*
    (0.061) (0.095) (0.075) (0.070) (0.069) (0.071)
    初级合作社参与率 −0.267** −0.438** −0.618*** −0.394** 0.032 −0.526***
    (0.135) (0.223) (0.227) (0.165) (0.240) (0.186)
    初级合作社参与率 −1.722**
    ×中农富农入社比例 (0.721)
    高级合作社参与率 −0.311** −0.134 −0.551*** −0.389** −0.035 −0.473**
    (0.147) (0.399) (0.212) (0.187) (0.234) (0.193)
    高级合作社参与率 −0.393§
    ×中农富农入社比例 (0.264)
    中农富农转社员比例 −60.644*** −44.636* −47.668**
    (22.821) (23.192) (24.207)
    解放时间 −0.065* −0.224* −1.004*** −0.285*** −0.208* −0.220*
    (0.038) (0.136) (0.274) (0.108) (0.110) (0.115)
    其他控制变量 Y Y Y Y Y Y
    双向固定效应 Y Y Y Y Y Y
    观测数 133 61 72 101 101 101
    省份数 22 9 13 17 17 17
    注:§表示p = 0.138。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图(4)表(4)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3210
  • HTML全文浏览量:  20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3-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生产绩效研究

    作者简介:刘愿,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澳门大学访问学者(广东广州 510006)
    作者简介:卢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关于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生产绩效问题,学界仍存分歧。从理论分析可得出,合作化产生规模收益和监督成本,其净效益取决于两者之差;自由退出权可降低监督成本提高净收益。以不同合作组织的参与率来衡量合作化程度,通过运用1950−195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互助组与单干户的生产率没有显著差别,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的生产率则低于单干户,合作社绩效与其规模呈倒U型关系、与劳动报酬份额呈反比。合作化运动越激进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越低。其中,新解放区的合作组织效率比老解放区低,中农富农转社员比例高的地区合作组织的效率较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合作组织的效率,对当前中国农业是走小农经济还是规模化经营的争论有借鉴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4)  表(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