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督察制度变迁中的纵向治理: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研究对象

郁建兴 刘殷东

引用本文: 郁建兴, 刘殷东. 督察制度变迁中的纵向治理: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研究对象[J]. 学术月刊, 2021, 53(11): 77-84. shu
Citation:  Jianxing YU, Yindong LIU. Vertical Governance in the Changes of Supervision System: The Second Round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pervision in Focus[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11): 77-84. shu

督察制度变迁中的纵向治理: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研究对象

    作者简介: 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杭州 310013),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58) ;刘殷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58) ;
  • 中图分类号: D6

Vertical Governance in the Changes of Supervision System: The Second Round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pervision in Focus

  • Available Online: 2021-11-20

    CLC number: D6

  • 摘要: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前夕正式印发,标志着环保督察正式在制度层面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凸显了中央政府推动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治理工具的意志。已有研究确认了环保督察制度对回应央地纵向环境治理难题、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的作用,但在中央持续强化环保督察制度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应对将给环境治理带来何种实然变化尚缺乏系统阐释。第二轮督察在浙江的实施情况表明,常态化、制度化的中央督察并非追求地方政府运动式的短期执行,而是着眼考量地方政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期能力。相应地,地方政府开展了积极的组织调适,不仅建立健全了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机制,而且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性地实施了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从而推动央地纵向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目标。
    1. [1]

      黄江苏 . 王方仁与鲁迅及朝花社停办关系考论. 学术月刊, 2025, 57(7): 179-189.

    2. [2]

      王振忠 . 从“门图”文书看徽州僧(道)俗关系与传统社会之变迁. 学术月刊, 2025, 57(7): 203-216.

    3. [3]

      夏寅 . “李生”·“二古”·“曼殊”:《荆生》事件的三位关系人. 学术月刊, 2025, 57(7): 155-165.

    4. [4]

      黄伟王旸陈钊 . 平等与效率的兼顾——《慈善法》的激励与分配效应. 学术月刊, 2025, 57(7): 79-93.

    5. [5]

      胡洁 . 社会心态:一种群体精神史的书写与阐释路径. 学术月刊, 2025, 57(7): 144-154.

    6. [6]

      许松影黄雄英 . 理性、制衡与统治:“国家作为机器”的意义和谱系.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9-143.

    7. [7]

      甘绍平 . 自然性与自主性:伦理规范生成的路径分野.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30.

    8. [8]

      周东平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9. [9]

      姚大力 . 多元文化主义与中华文明多样性. 学术月刊, 2025, 57(7): 5-11.

    10. [10]

      李忠民张剑光 . 入冥与升仙:画像砖所见两汉身后世界的双重想象.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0-20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1442
  • HTML全文浏览量:  22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11-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督察制度变迁中的纵向治理: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研究对象

    作者简介: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杭州 310013),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58)
    作者简介:刘殷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前夕正式印发,标志着环保督察正式在制度层面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凸显了中央政府推动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治理工具的意志。已有研究确认了环保督察制度对回应央地纵向环境治理难题、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的作用,但在中央持续强化环保督察制度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应对将给环境治理带来何种实然变化尚缺乏系统阐释。第二轮督察在浙江的实施情况表明,常态化、制度化的中央督察并非追求地方政府运动式的短期执行,而是着眼考量地方政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期能力。相应地,地方政府开展了积极的组织调适,不仅建立健全了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机制,而且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性地实施了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从而推动央地纵向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目标。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