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
摘要: 20世纪初数年间,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刘师培、鲁迅、周作人、黄人、徐念慈等人在文学的情感与审美功能、个人尊严、汉语本位与民族文化主体等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语言、文学与文化实践来回望这一“源起”,如何对待文学研究中文言的合法性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改变思维定势、祛除白话的迷思而以白话与文言辩证运动的观点来看待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深入探究作家作品的语言问题,开拓被遮蔽的点和面,使文学史叙事更具科学性与历史性、整体感与动态感,更全面把握多元共生的复杂面貌;有助于激活传统的源头活水,使中国文学与文化得以更健康发展。
-
Key words: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27
- HTML全文浏览量: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