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设法”:中国传统制度思想中的“假设”意涵

孙明

引用本文: 孙明. “设法”:中国传统制度思想中的“假设”意涵[J]. 学术月刊, 2019, 51(3): 151-161. shu
Citation:  Ming SUN. “Shefa”: The Implication of “Hypothesi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System Thought[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3): 151-161. shu

“设法”:中国传统制度思想中的“假设”意涵—以郑玄《周礼》《王制》注中的“设法”为例

    作者简介: 孙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京 100871) ;
  • 中图分类号: K23

“Shefa”: The Implication of “Hypothesi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System Thought

  • Available Online: 2019-03-01

    CLC number: K23

  • 摘要: 郑玄在《周礼》《礼记·王制》注中提出的“设法”概念,既是弥合《周礼》《王制》对封建制度受地面积的矛盾记载的注经思路,也发展成为传统中国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制度思想。这一经注思想与宋儒义理解经结合,“师其意不师其迹”等崇尚“法意”的立制、变法和制度实践思想进一步彰显、定型。还原此一思想理路,对于理解里甲、保甲、团练等累进式制度设计何以为是、如何执行,乃至传统中国的制度设计和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2098
  • HTML全文浏览量:  221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3-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设法”:中国传统制度思想中的“假设”意涵

    作者简介:孙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京 100871)

摘要: 郑玄在《周礼》《礼记·王制》注中提出的“设法”概念,既是弥合《周礼》《王制》对封建制度受地面积的矛盾记载的注经思路,也发展成为传统中国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制度思想。这一经注思想与宋儒义理解经结合,“师其意不师其迹”等崇尚“法意”的立制、变法和制度实践思想进一步彰显、定型。还原此一思想理路,对于理解里甲、保甲、团练等累进式制度设计何以为是、如何执行,乃至传统中国的制度设计和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