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逻辑、显著特征与发展方向

范欣 殷澄睿 邱赛男

引用本文: 范欣, 殷澄睿, 邱赛男.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逻辑、显著特征与发展方向[J]. 学术月刊, 2025, 57(1): 60-72. shu
Citation:  FAN Xin,  YIN Chengrui,  QIU Sainan. The Layout of State-owned Economy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Intrinsic Logic,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1): 60-72. shu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逻辑、显著特征与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范欣,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殷澄睿,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12);邱赛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格局下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研究”(21BJL041)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42

The Layout of State-owned Economy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Intrinsic Logic,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 CLC number: F42

  • 摘要: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也是党和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总结提炼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特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天眼查微观企业注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国有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至今,尽管企业数量和投资强度快速增长、产业布局日益聚焦实体经济、比较优势产业培育力度增强,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金融行业比重偏高、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仍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新征程上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在战略定位上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在部门选择上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在区域适配上因地制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 [1]

      李石杨刚 . 中国农村发展的度量指标——基于能力路径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5, 57(7): 94-101.

    2. [2]

      魏屹东 . 人工智能发展如何抉择:“祛魅”“返魅”还是“拟魅”. 学术月刊, 2025, 57(7): 31-40.

    3. [3]

      张琦 . 从《济贫法》之争看古典经济学的公平观. 学术月刊, 2025, 57(7): 67-78.

    4. [4]

      甘绍平 . 自然性与自主性:伦理规范生成的路径分野.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30.

    5. [5]

      罗必良 . 利维坦:从农业到人工智能——技术政治经济学及其对人类文明存续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25, 57(7): 52-66.

    6. [6]

      周东平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7. [7]

      姚大力 . 多元文化主义与中华文明多样性. 学术月刊, 2025, 57(7): 5-1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7
  • 文章访问数:  594
  • HTML全文浏览量:  13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逻辑、显著特征与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范欣,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殷澄睿,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12);邱赛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格局下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研究”(21BJL04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也是党和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总结提炼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特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天眼查微观企业注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国有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至今,尽管企业数量和投资强度快速增长、产业布局日益聚焦实体经济、比较优势产业培育力度增强,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金融行业比重偏高、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仍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新征程上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在战略定位上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在部门选择上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在区域适配上因地制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7)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