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晚清疾疫理解的更新与世界的祛魅

张洪彬

引用本文: 张洪彬. 晚清疾疫理解的更新与世界的祛魅[J].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72-184. shu
Citation:  Hongbin ZHANG. The Updating of the Explai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in Late Qing Dynasty[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0): 172-184. shu

晚清疾疫理解的更新与世界的祛魅

    作者简介: 张洪彬,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讲师(上海 200234) ;
  • 中图分类号: K25

The Updating of the Explai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in Late Qing Dynasty

  • Available Online: 2019-10-01

    CLC number: K25

  • 摘要: 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所致,身体观遂与人格化的鬼神或非人格化的宇宙秩序密切相关。因为鬼神或宇宙秩序一般存在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区分,所以传统的身体观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属性,应对疾疫的方法中往往也包含了道德修省。然而,晚清输入的卫生学、细菌学说等科学知识认为是细菌导致了疾疫的发生。新解释具有更稳定的可重复性,说服力更强,对传统的鬼神致疫说和邪气致疫说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更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疾疫理解和身体观念。新的疾疫解释是纯粹世俗化的因果关系,人格化的鬼神或非人格化的宇宙秩序不再必要,新的身体观也不再预设神圣存在,也不再具备道德属性。身体观的“绝地天通”,折射出来的是世界的祛魅,也反映出中国思想与信仰传统遭遇现代性挑战而发生的危机。
    1. [1]

      魏屹东 . 人工智能发展如何抉择:“祛魅”“返魅”还是“拟魅”. 学术月刊, 2025, 57(7): 31-40.

    2. [2]

      张琦 . 从《济贫法》之争看古典经济学的公平观. 学术月刊, 2025, 57(7): 67-78.

    3. [3]

      李忠民张剑光 . 入冥与升仙:画像砖所见两汉身后世界的双重想象.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0-202.

    4. [4]

      甘绍平 . 自然性与自主性:伦理规范生成的路径分野.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30.

    5. [5]

      周东平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6. [6]

      姚大力 . 多元文化主义与中华文明多样性. 学术月刊, 2025, 57(7): 5-1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0
  • 文章访问数:  2707
  • HTML全文浏览量:  37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晚清疾疫理解的更新与世界的祛魅

    作者简介:张洪彬,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讲师(上海 200234)

摘要: 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所致,身体观遂与人格化的鬼神或非人格化的宇宙秩序密切相关。因为鬼神或宇宙秩序一般存在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区分,所以传统的身体观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属性,应对疾疫的方法中往往也包含了道德修省。然而,晚清输入的卫生学、细菌学说等科学知识认为是细菌导致了疾疫的发生。新解释具有更稳定的可重复性,说服力更强,对传统的鬼神致疫说和邪气致疫说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更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疾疫理解和身体观念。新的疾疫解释是纯粹世俗化的因果关系,人格化的鬼神或非人格化的宇宙秩序不再必要,新的身体观也不再预设神圣存在,也不再具备道德属性。身体观的“绝地天通”,折射出来的是世界的祛魅,也反映出中国思想与信仰传统遭遇现代性挑战而发生的危机。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6)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