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呈现“人”的主体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附近”

黄思奕 严飞

引用本文: 黄思奕, 严飞. 呈现“人”的主体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附近”[J]. 学术月刊, 2025, 57(5): 138-147. shu
Citation:  HUANG Siyi,  YAN Fei. Exploring Subjectivity: The Concept of “Nearby” as a Value Judgement[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5): 138-147. shu

呈现“人”的主体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附近”

    作者简介: 黄思奕,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 100084)。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与文化自觉”(2024THZWJC18)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C91

Exploring Subjectivity: The Concept of “Nearby” as a Value Judgement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如何呈现研究对象的主体性是社会学方法论中的重要议题,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却常常被忽略和捏造。通过回顾西方和中国语境中以普通人为对象的经典研究,可梳理再思考在研究中呈现其主体性的方法。首先,研究者应当反思自身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权力关系,正视研究对象被遮蔽的主体性。其次,研究者应当为研究对象创造自主表达的空间,呈现日常深处普通人的行动逻辑,力图在分析中将“琐碎”的日常生活再现为一种“结构”。最后,研究者通过“成为他们”以及“本就是他们”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的空间与历史两个维度拓展“附近”的概念。“附近”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场域,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学人本主义意涵上的一种价值判断。研究者通过“附近”的个案映照出社会整体的图景,并与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共同抵达社会学的关怀。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6
  • 文章访问数:  135
  • HTML全文浏览量:  3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呈现“人”的主体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附近”

    作者简介:黄思奕,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 10008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与文化自觉”(2024THZWJC18)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如何呈现研究对象的主体性是社会学方法论中的重要议题,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却常常被忽略和捏造。通过回顾西方和中国语境中以普通人为对象的经典研究,可梳理再思考在研究中呈现其主体性的方法。首先,研究者应当反思自身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权力关系,正视研究对象被遮蔽的主体性。其次,研究者应当为研究对象创造自主表达的空间,呈现日常深处普通人的行动逻辑,力图在分析中将“琐碎”的日常生活再现为一种“结构”。最后,研究者通过“成为他们”以及“本就是他们”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的空间与历史两个维度拓展“附近”的概念。“附近”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场域,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学人本主义意涵上的一种价值判断。研究者通过“附近”的个案映照出社会整体的图景,并与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共同抵达社会学的关怀。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