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燕京大学时期的郭绍虞和1930年代新文学的学院化

凤媛

引用本文: 凤媛. 燕京大学时期的郭绍虞和1930年代新文学的学院化[J]. 学术月刊, 2020, 52(9): 140-149. shu
Citation:  Yuan FENG. Guo Shaoyu in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New Literature in the 1930 s[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9): 140-149. shu

燕京大学时期的郭绍虞和1930年代新文学的学院化

    作者简介: 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 200241) ;
  • 中图分类号: I206

Guo Shaoyu in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New Literature in the 1930 s

  • Available Online: 2020-09-2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作为1930年代燕京大学国文系的主政者,郭绍虞身兼新文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国文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他看到了当时新文学重“文艺”轻“应用”的倾向,借力古典文学等研究背景和国文教育家的教学实践,为新文学提出了语言资源上文白互补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等解决思路,为新文学的学院化之路做了最为根本的夯实基础的工作。在1930年代高等教育机构整体走向学院化的背景下,新文学作为一种“知识”的价值尚未得到普遍认可,与其大张旗鼓地为它在学院化体制中张目,不如脚踏实地解决新文学存在的问题,以一种蓄势待发的方式,去开拓新文学学院化的未来发展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郭绍虞的思路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价值。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6
  • 文章访问数:  1695
  • HTML全文浏览量:  171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9-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燕京大学时期的郭绍虞和1930年代新文学的学院化

    作者简介: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 200241)

摘要: 作为1930年代燕京大学国文系的主政者,郭绍虞身兼新文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国文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他看到了当时新文学重“文艺”轻“应用”的倾向,借力古典文学等研究背景和国文教育家的教学实践,为新文学提出了语言资源上文白互补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等解决思路,为新文学的学院化之路做了最为根本的夯实基础的工作。在1930年代高等教育机构整体走向学院化的背景下,新文学作为一种“知识”的价值尚未得到普遍认可,与其大张旗鼓地为它在学院化体制中张目,不如脚踏实地解决新文学存在的问题,以一种蓄势待发的方式,去开拓新文学学院化的未来发展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郭绍虞的思路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价值。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