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身份到股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共同体困境

周盼,房莉杰

引用本文: 周盼,房莉杰. 从身份到股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共同体困境[J].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23-135. shu
Citation:  ZHOU Pan. From Identity to Contract: Community Dilemma in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System[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1): 123-135. shu

从身份到股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共同体困境

    作者简介: 周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系讲师(湖北武汉430073);房莉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史社会学视角下农地‘三权分置’的形塑机制和效应研究”(21CSH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2722022BQ006)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C913

From Identity to Contract: Community Dilemma in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 CLC number: C913

  • 摘要: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正在经历向股份化方向的改革,这与过往模糊产权的制度安排有很大不同,对明确个人的财产权给予了合法性依据,也希望通过市场化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但却忽视了其中福利权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渡阶段,我们观察到集体经济的责任目标从过去为村民提供社区福利转变成减少公共支出、维护股民利益,导致社区出现公共服务空白的治理难题。通过提出“集体产权改革—村庄共同体变化—福利权困境”的解释框架,认为村庄在改革过程中从原社会共同体里分化出新经济共同体,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福利权缺失。中国集体产权的历史发展反映了凸显个体化扩张的经济权(私有产权)与注重社群化发展的福利权(公共产权)之间内在张力的“共同体困境”。最后,本文认为,若想摆脱这种“共同体困境”,应该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成员分化,从而保持集体成员利益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 [1]

      黄伟王旸陈钊 . 平等与效率的兼顾——《慈善法》的激励与分配效应. 学术月刊, 2025, 57(7): 79-93.

    2. [2]

      胡洁 . 社会心态:一种群体精神史的书写与阐释路径. 学术月刊, 2025, 57(7): 144-154.

    3. [3]

      黄江苏 . 王方仁与鲁迅及朝花社停办关系考论. 学术月刊, 2025, 57(7): 179-189.

    4. [4]

      许松影黄雄英 . 理性、制衡与统治:“国家作为机器”的意义和谱系.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9-143.

    5. [5]

      甘绍平 . 自然性与自主性:伦理规范生成的路径分野.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30.

    6. [6]

      周东平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7. [7]

      王振忠 . 从“门图”文书看徽州僧(道)俗关系与传统社会之变迁. 学术月刊, 2025, 57(7): 203-216.

    8. [8]

      姚大力 . 多元文化主义与中华文明多样性. 学术月刊, 2025, 57(7): 5-11.

    9. [9]

      李忠民张剑光 . 入冥与升仙:画像砖所见两汉身后世界的双重想象.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0-20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1308
  • HTML全文浏览量:  17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身份到股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共同体困境

    作者简介:周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系讲师(湖北武汉430073);房莉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史社会学视角下农地‘三权分置’的形塑机制和效应研究”(21CSH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2722022BQ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正在经历向股份化方向的改革,这与过往模糊产权的制度安排有很大不同,对明确个人的财产权给予了合法性依据,也希望通过市场化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但却忽视了其中福利权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渡阶段,我们观察到集体经济的责任目标从过去为村民提供社区福利转变成减少公共支出、维护股民利益,导致社区出现公共服务空白的治理难题。通过提出“集体产权改革—村庄共同体变化—福利权困境”的解释框架,认为村庄在改革过程中从原社会共同体里分化出新经济共同体,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福利权缺失。中国集体产权的历史发展反映了凸显个体化扩张的经济权(私有产权)与注重社群化发展的福利权(公共产权)之间内在张力的“共同体困境”。最后,本文认为,若想摆脱这种“共同体困境”,应该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成员分化,从而保持集体成员利益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9)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