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重新理解组织行为:信息、理性和社会性
陈茁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100
张琦 . 从《济贫法》之争看古典经济学的公平观. 学术月刊, 2025, 57(7): 67-78.
罗必良 . 利维坦:从农业到人工智能——技术政治经济学及其对人类文明存续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25, 57(7): 52-66.
黄江苏 . 王方仁与鲁迅及朝花社停办关系考论. 学术月刊, 2025, 57(7): 179-189.
周东平 , 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摘要: 长期以来,行为经济学因诸多方法论问题而被诟病,这些问题包括:缺少统一的框架、基础逻辑的摇摆不定、模型碎片化。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行为经济学保留了许多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质,诸如本质论、本体论的原子主义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新古典经济学与反对本质论、坚持本体论整体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演化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两个对立学派,行为经济学本质上是两个方法论极端的中间体。为夯实其理论逻辑,行为经济学必须进一步放宽其关于行为的假设,向更靠近生物学的极端多跨出一步。而演化建模存在的困难将是行为经济学发展的关键节点。
Abstract:
/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