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的正当性判断标准

储翔

引用本文: 储翔.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的正当性判断标准[J].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02-111.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3): 102-111. shu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的正当性判断标准

  • 摘要: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既可能是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正当行为,也可能构成诋毁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警告行为正当性判定,中国司法实践分歧较大。传统裁判模式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 条为依据,围绕侵权警告函的内容是否构成“虚伪事实”,采用“过失推定规则”,重视法律的逻辑性;近期最高人民法院采用“正当行使权利规则”,以“行为目的”作为判断要素,试图平衡当事人利益,强化裁判的政策性效果。这两种规则均有不妥之处, 前者未明确反驳过错的范围,导致专利权人承担过高风险;后者对适用正当行使权利的理论依据不足,影响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合理的裁判模式,应充分保障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途径,又能有效救济被警告者商誉受损。
    1. [1]

      甘绍平 . 自然性与自主性:伦理规范生成的路径分野.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30.

    2. [2]

      周东平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3. [3]

      姚大力 . 多元文化主义与中华文明多样性. 学术月刊, 2025, 57(7): 5-11.

    4. [4]

      惠春寿 . 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解放旨趣. 学术月刊, 2025, 57(7): 41-51.

    5. [5]

      李石杨刚 . 中国农村发展的度量指标——基于能力路径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5, 57(7): 94-101.

    6. [6]

      黄伟王旸陈钊 . 平等与效率的兼顾——《慈善法》的激励与分配效应. 学术月刊, 2025, 57(7): 79-93.

    7. [7]

      王逸帅 . 找回公众的参与权——一个超大城市公众立法参与的全域协同民主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5, 57(7): 102-116.

    8. [8]

      胡洁 . 社会心态:一种群体精神史的书写与阐释路径. 学术月刊, 2025, 57(7): 144-154.

    9. [9]

      许松影黄雄英 . 理性、制衡与统治:“国家作为机器”的意义和谱系.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9-143.

    10. [10]

      张琦 . 从《济贫法》之争看古典经济学的公平观. 学术月刊, 2025, 57(7): 67-78.

    11. [11]

      夏寅 . “李生”·“二古”·“曼殊”:《荆生》事件的三位关系人. 学术月刊, 2025, 57(7): 155-165.

    12. [12]

      李忠民张剑光 . 入冥与升仙:画像砖所见两汉身后世界的双重想象.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0-202.

    13. [13]

      李兰 . 试论陶孟和对《新青年》的贡献——关于《新青年》同人分化重要细节. 学术月刊, 2025, 57(7): 166-178.

    14. [14]

      罗必良 . 利维坦:从农业到人工智能——技术政治经济学及其对人类文明存续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25, 57(7): 52-66.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7
  • 文章访问数:  3532
  • HTML全文浏览量:  165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的正当性判断标准

摘要: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既可能是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正当行为,也可能构成诋毁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警告行为正当性判定,中国司法实践分歧较大。传统裁判模式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 条为依据,围绕侵权警告函的内容是否构成“虚伪事实”,采用“过失推定规则”,重视法律的逻辑性;近期最高人民法院采用“正当行使权利规则”,以“行为目的”作为判断要素,试图平衡当事人利益,强化裁判的政策性效果。这两种规则均有不妥之处, 前者未明确反驳过错的范围,导致专利权人承担过高风险;后者对适用正当行使权利的理论依据不足,影响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合理的裁判模式,应充分保障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途径,又能有效救济被警告者商誉受损。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