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

刘志阳 李斌 陈和午

引用本文: 刘志阳, 李斌, 陈和午. 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J]. 学术月刊, 2018, 50(11): 77-88. shu
Citation:  Zhiyang LIU, Bin LI, Hewu CHE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1): 77-88. shu

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李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陈和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后(上海 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C91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18-11-01

    CLC number: C91

  • 摘要: 乡村振兴是社会创业机会创造、开发和实现的过程,也是社会创业者通过赋能方式帮助村民发现乡村价值、实现价值共创和共享的过程。其中,乡村价值的发现主要来源社会创业者对村民的心理赋能;乡村价值共创建立在社会创业者对村民的能力赋能和对乡村的结构赋能基础之上;乡村价值的平衡与共享则基于三重底线机制的结构赋能实现。根据乡村价值共创中内部赋能和外部赋能比例的不同,现有乡村振兴的社会创业模式主要有项目型、外生嵌入型、内生自发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
  • 图 1  社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机制

    图 2  乡村社会创业模式分类

    表 1  中国乡村机会

    领域 机会 具体表现 案例
    生产 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增值、信贷资金供给 乡村科技培训、乡村特色加工业、农业合作社、乡村小额贷款 友成MOOC、Shokay公司、中和农信
    生态 生态修复、生态资源开发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生态技术开发、乡村民宿 SEE沙漠小米
    生活/社会 养老服务、医疗服务、“三留守”人员陪伴 乡村养老机构、乡村护理服务、乡村医疗机构、乡村保险、乡村心理辅导 北京田仙峪村养老农宅合作社、重庆
    石马镇“霞姐”心灵心语工作室
    文化 教育资源供给、文化休闲场所建设 乡村网络课堂、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文化活动 友成基金会“双师教学”“戴你唱歌”
    声乐慕课平台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社会机会与商业机会特征对比

    社会机会 商业机会
    可获得性
    紧迫性
    开发成本
    购买力基础 社会购买力 自我购买力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社会创新模式

    社会创新模式 社会创新手段 案例
    BOP破坏式创新 新技术开发、低成本生产等 SEE滴灌节水技术
    商业模式创新 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等 袁家村
    公共服务模式创新 居民自发、社会企业服务、社会团体服务等 朗力养老服务中心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乡村社会创业者资源动员方式

    资源动员方式 具体表现
    利用现有网络 “七大姑八大姨”网络、宗族网络、邻里网络等
    构建新的网络 商业企业合作网络、政府或公共机构合作网络等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社会创业的三重底线目标保障机制

    三重底线目标 保障机制
    社会底线 产出的社会性、社会影响力评价等
    生态底线 产出的社会性、社会影响力评价、定价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经济底线 营利性活动、可持续性的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
    下载: 导出CSV

    表 6  乡村社会创业模式比较

    社会创业模式 特征 成效 适用情况 举例
    项目型社会创业 外部赋能少内部赋能少 乡村振兴结果不全面 投入低且复杂性低 e农计划
    外生嵌入型社会创业 外部赋能多内部赋能少 乡村振兴结果不确定 投入高且收益低 SEE沙漠小米
    内生自发型社会创业 外部赋能少内部赋能多 乡村振兴相对较慢 基础设施要求低;城市周边 大三湘
    混合型社会创业 外部赋能多内部赋能多 乡村振兴相对较快 基础设施要求高;偏远、落后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图(2)表(6)
计量
  • PDF下载量:  20
  • 文章访问数:  6216
  • HTML全文浏览量:  739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8-12-18
  • 刊出日期:  2018-1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李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陈和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后(上海 200433)

摘要: 乡村振兴是社会创业机会创造、开发和实现的过程,也是社会创业者通过赋能方式帮助村民发现乡村价值、实现价值共创和共享的过程。其中,乡村价值的发现主要来源社会创业者对村民的心理赋能;乡村价值共创建立在社会创业者对村民的能力赋能和对乡村的结构赋能基础之上;乡村价值的平衡与共享则基于三重底线机制的结构赋能实现。根据乡村价值共创中内部赋能和外部赋能比例的不同,现有乡村振兴的社会创业模式主要有项目型、外生嵌入型、内生自发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2)  表(6)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