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人工意识:从不可能性到可实现性

魏屹东

引用本文: 魏屹东. 人工意识:从不可能性到可实现性[J]. 学术月刊, 2024, 56(10): 17-27. shu
Citation:  WEI Yidong. Artificial Consciousness:From Impossibility to Realizability[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0): 17-27. shu

人工意识:从不可能性到可实现性

    作者简介: 魏屹东,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山西太原030006)。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0

Artificial Consciousness:From Impossibility to Realizability

  • CLC number: B0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工意识或机器意识成为一个被关注的主题。但人是机器的理念与机器是人的理念并不等同,人有意识而机器没有是基本共识。然而,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功激发人们去探讨人工意识和人工生命问题,这其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挑战和争论,包括哲学的、伦理的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具体而言,这些挑战和争论涉及人工意识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它与心智的相关性和组成的无关性,智能体的形态计算性与可实现性以及其内在世界与外在环境的耦合关系,智能体的道德地位的实在论与关系论之争,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知道机器有意识这个认识论难题,该问题可能通过对人工意识进行文化建构和适应性表征来解决。
    1. [1]

      魏屹东 . 人工智能发展如何抉择:“祛魅”“返魅”还是“拟魅”. 学术月刊, 2025, 57(7): 31-40.

    2. [2]

      罗必良 . 利维坦:从农业到人工智能——技术政治经济学及其对人类文明存续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25, 57(7): 52-66.

    3. [3]

      甘绍平 . 自然性与自主性:伦理规范生成的路径分野. 学术月刊, 2025, 57(7): 19-30.

    4. [4]

      周东平刘安迪 . 论中华条标传统的话语构建与创造性转化. 学术月刊, 2025, 57(7): 12-18.

    5. [5]

      姚大力 . 多元文化主义与中华文明多样性. 学术月刊, 2025, 57(7): 5-1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6
  • 文章访问数:  920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人工意识:从不可能性到可实现性

    作者简介:魏屹东,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山西太原030006)。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工意识或机器意识成为一个被关注的主题。但人是机器的理念与机器是人的理念并不等同,人有意识而机器没有是基本共识。然而,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功激发人们去探讨人工意识和人工生命问题,这其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挑战和争论,包括哲学的、伦理的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具体而言,这些挑战和争论涉及人工意识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它与心智的相关性和组成的无关性,智能体的形态计算性与可实现性以及其内在世界与外在环境的耦合关系,智能体的道德地位的实在论与关系论之争,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知道机器有意识这个认识论难题,该问题可能通过对人工意识进行文化建构和适应性表征来解决。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