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孙江

引用本文: 孙江.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J].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50-158. shu
Citation:  Jiang SUN. China’s Turn of Conceptual History Research[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0): 150-158. shu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作者简介: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46) ;
  • 中图分类号: K09

China’s Turn of Conceptual History Research

  • Available Online: 2018-10-01

    CLC number: K09

  • 摘要: 概念史是近年在国际上流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受到中国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检索了中国近代知识形成的历程后,探讨了概念史研究方法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意义。要推动符合中国历史特征的概念史研究,首先需要理解概念史在德国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在回顾了德国概念史的特征及其变化后,本文提出了研究中国概念史的四化标准:标准化、通俗化、政治化、衍生化。按照这个原则,南京大学正在推动围绕100个关键概念的中国概念史研究,以期通过这些既是中国“近代”出现的标志,又是影响中国“近代”进程的要素的关键概念之研究,揭示中国“近代”的“全球本土化”特征。
    1. [1]

      张途 . 为何法治概念应包含“基本正义要求”. 学术月刊, 2025, 57(7): 117-128.

    2. [2]

      胡洁 . 社会心态:一种群体精神史的书写与阐释路径. 学术月刊, 2025, 57(7): 144-154.

    3. [3]

      李石杨刚 . 中国农村发展的度量指标——基于能力路径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5, 57(7): 94-1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0
  • 文章访问数:  4546
  • HTML全文浏览量:  68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8-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作者简介: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 概念史是近年在国际上流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受到中国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检索了中国近代知识形成的历程后,探讨了概念史研究方法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意义。要推动符合中国历史特征的概念史研究,首先需要理解概念史在德国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在回顾了德国概念史的特征及其变化后,本文提出了研究中国概念史的四化标准:标准化、通俗化、政治化、衍生化。按照这个原则,南京大学正在推动围绕100个关键概念的中国概念史研究,以期通过这些既是中国“近代”出现的标志,又是影响中国“近代”进程的要素的关键概念之研究,揭示中国“近代”的“全球本土化”特征。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3)

目录

/

返回文章